卫司令即刻走上前来,专注地审视作战地图。林译借这个机会将信递给了史迪威将军。将军瞥了一眼,略带狐疑地将信收好,若有所思地走向办公室。
屋里只剩下他和卫司令两人。此时,卫司令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地图吸引,时而蹙眉,时而抬头,陷入沉思。随后,他拿起地图走向沙盘,高声吩咐道:“来人,按这个布置好。”
他一声令下,几名参谋迅速进场。沙盘布置完毕之后,卫司令上前将旗帜一插,心里已然有数。
“可以打,胜算不小。林师长,你真不简单!”他长叹一声,望向林译,眼中尽是赞赏。
“以三个整编美械师分别进攻仁安羌、彬文那、乐可,足以牵制鬼子绝大部分驻军。再让滇省的部队拖住从暹罗北上的援军,以两个军实施侧翼包抄。关键就在于这个箭头。”
他的手指指向沙盘上一角,“你考虑是梅宇山脉一线的约翰牛部队。你是想让他们从若开邦发起进攻。直插后腰,完成两个钳形攻势,至少吃掉其中一支主力部队对不对?”
卫司令摇了摇头,语气异常沉肃:“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约翰牛又开始老一套,事先说的好好的,到时不愿出兵怎么办?打仗不能太理想化。他们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更何况,约翰牛本来就不擅长翻山越岭,更不必说丛林作战。”
“我认为可以一试。毕竟黔军正与他们协同驻扎梅宇山脉。”林译随即补充道,“长官或许有所不知,当初缅奸以为小鬼子是来解放他们的,于是拼命协助,结果反而落得被剥削的下场。他们自己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昂山将军在若开邦发动过一场屠杀。如今那里的民众反而更亲近约翰牛。只要他们愿意推进,很容易找到当地向导和劳力。”
卫司令闻言心头一震。林译居然对若开邦局势了解到这个程度?难道这个反攻计划,是他早早布局、步步为营的结果?若真如此,他究竟预先埋下了多少步棋?
事实上,他误会了。林译并没有设想得如此深远。这一切不过是多年后皇家军事学院在一次“马后炮”式复盘中所提出的分析。
既总结了第一次梅宇山脉作战惨败的教训,也剖析了第二次胜利的原因。林译曾有幸参加短期的培训课程,恰巧将这个战例牢记于心罢了。
此时,stillwell将军也在办公室中展开信笺,仔细审阅林译的建议与分析。他越看越觉得这番谋划全然出于大局考量,并非为一己或一部之利。联系近来种种迹象,他逐渐确信,这一推测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即便缺编,这四个军也足有八万之众,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林译刚刚在地图上画出的那四个箭头,或许真有一战之力。倘若能说动约翰牛一同行动,这场仗,完全有的打!
他没有犹豫,立即召来参谋会议,要求他们再度研判该方案的可行性。一旦确认可行就上报国会。
谁都清楚,在眼下这个关头,凡是愿意主动出击打击日寇的,必将获得最大力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