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夹层之上(2 / 2)

我深吸一口气,低声说:“我们找到了。”

可就在我话音落下的一瞬,监控画面突然剧烈晃动——

钟摆,停了。【发生事件】数据剥离,真相浮现

钟摆停了。

那一瞬,仿佛连风都凝固了。

我盯着屏幕里静止的青铜钟,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它不该停——这钟不是装饰,不是象征,它是“原点站”的心跳,是整个系统运行的节拍器。

它的每一次摆动,都在维持某种精密的平衡。

可现在,它停了。

“有人触发了紧急协议。”陈解码师声音压得极低,手指飞快在终端上滑动,“系统正在进入离线模式,再晚三分钟,所有内部数据将自动加密销毁。”

我咬牙:“能远程接入吗?”

“不行,物理隔离。必须有人进去,在主机上插上数据剥离装置。”

话音未落,对讲机里传来林情报密探冷静的声音:“李维汉刚刚召集紧急会议,安保层全部调往地下库区。我有十五分钟窗口期进入他临时办公室。”

“去拿硬盘。”我立刻下令,“记住,只复制,不触碰任何其他设备。”

“明白。”

我转头看向陈解码师:“准备声纹破解程序,用我父亲最后那段录音做基频。”

她点头,调出一段泛着杂音的音频波形——那是父亲在失踪前夜录下的最后一句话:“致远,记住,钟声不是开始,是唤醒。”我闭上眼,那声音像刀子一样划开记忆。

他曾是文化评估委员会的技术顾问,后来莫名被除名,再后来,消失。

所有人都说他疯了。

可我知道,他看见了不该看的东西。

林情报密探的行动快得惊人。

七分钟后,他发来加密信号:目标硬盘已复制,正在撤离。

陈解码师立刻接入破解程序。

声纹共振模型开始运行,波形图剧烈跳动,三级加密层像冰层般层层剥落。

“密码匹配成功。”她轻声说。

文件展开的那一刻,我的呼吸停滞了。

标题赫然写着:《解释权移交仪式操作手册》。

内容显示,这场被包装成“地方文化保护升级工程”的仪式,实则是全球文化资产评级系统的远程激活指令。

一旦完成,全国所有地方文化评定标准将被强制统一,评审权移交至一个名为“世界遗产协调署”的跨国机构——而该机构,背后九成股权由李维汉所在的财团控股。

这不是评定,是清算。

更让我脊背发寒的是名单——首批“文化清算代理人”名录。

陈世昌的名字,赫然在列,编号003。

他不是偶然卷入,他是第一批被收买的执行者。

拆迁、伪造档案、打压异议者……所有事都有据可依。

他们不是在管理村庄,是在执行一场静默的文化灭绝。

“他们要抹掉所有不被资本定义的‘价值’。”吴验证专家不知何时已赶到,盯着屏幕,声音发沉,“从土地到记忆,全部标准化,然后拍卖。”

我死死盯着那份文件,拳头攥得指节发白。

父亲当年试图阻止的,就是这个?

【势力绘图,合围成形】

吴验证专家迅速整合所有情报,构建出三维势力模型。

投影中,李维汉掌控技术通道,节点遍布通信中枢与数据云端;陈世昌扎根基层,像一张蛛网般控制着审批、档案与民意压制;而x,那个始终藏在暗处的“合法性象征”,被供奉在高处——正是那座伪装水箱中的钟室。

整个系统,三级架构,环环相扣。

可就在模型生成的瞬间,一个异常点闪烁起来——在西南边缘,一个未标注的信号节点持续发送微弱脉冲,频率极低,几乎被背景噪声淹没。

陈解码师调出频谱分析,对比父亲手稿中记录的“自毁触发码”。

“完全一致。”她抬头看我,“这是……启动终极清除程序的按钮。”

我盯着那点红光,寒意从脚底窜上脊梁。

有人在等我们按下它。

是谁?反派?还是……另一个我们以为站在同一阵线的人?

就在我思索的刹那,陈解码师忽然停下动作。

她盯着刚解密的一段日志,脸色变了。

“林哥……”她声音轻得像风,“刚才破解的文件里,有一段被多重加密的日志……我试着用你父亲的密钥叠加你的生物特征反向推导,才解开。”

她顿了顿,抬头看我,眼神里有震惊,有迟疑,还有一丝……恐惧。

“解出来只有三个字。”

她缓缓打出那行字:

‘别信我’。

发信人署名——林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