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朵朵抱着“连接手册”坐在花田边,光谱仪的屏幕亮着,刚好照到手册上的虚线。她忽然发现,那些虚线好像在慢慢变亮,像一条条发光的小路,从花田延伸到荷兰,延伸到新疆,延伸到太空站,最后缠在一起,成了一个发光的圆。
“苏晴姐姐,”朵朵抬头喊,“手册上的线在发光!”
苏晴走过去,蹲在她身边,看着那些亮起来的线,忽然明白——花田的“连接”从来不是纸上的虚线,是微生物跨地域的呼应,是种子在太空与地球的牵手,是老人的桂花、孩子的画,是每一个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融进花田的人。
风又吹过种子布袋,沙沙声里混着荷兰风信子的“问候”,混着太空气根的“回应”,混着老奶奶轻轻的笑声。朵朵把耳朵贴在光谱仪上,笑着说:“它们在唱新的歌呢,唱‘我们都连在一起啦’!”
苏晴望着眼前的光——月光草的蓝、向日葵的黄、手册上的亮线,还有远处太空站传来的微弱光点,忽然觉得,这花田的故事永远写不完,因为每一个新的连接,都是新的开头。
“明天,会不会有南极的朋友寄种子来?”朵朵揉着眼睛问。
苏晴摸了摸她的头,指着天上的星星:“你听——风里带着新的沙沙声,说不定,它们已经在路上了。”
监测站的屏幕上,太空风信子的芽又长了一点,花田的微生物正随着它的信号轻轻震颤,手册上的亮线,还在慢慢变长。夜色里,花田的光像一片会呼吸的星空,每一点光,都是一个正在续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