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花田时(续九)(2 / 2)

夏末,陆远负责的《花田年报》初稿完成。翻阅着这本厚达200页的年度记录,大家都感到震撼。里面不仅有数据和事实,更有情感和故事,完整呈现了花田这一年的生命轨迹。

“这应该分享给更多人。”陈星建议道。于是,《花田年报》被数字化,上传到“世界花园网”,供所有感兴趣的人免费下载。

令人意外的是,年报被下载了数千次,甚至有一些学校和社区花园将其作为教学资料。花田的经验和知识真正开始了它的旅程。

秋天,花田迎来了它的十周年纪念。大家决定不举办盛大庆典,而是发起一个“十颗种子”行动:鼓励每个人种植十颗本地植物种子,帮助恢复生物多样性。

行动迅速传播开来,从花田扩展到整个地区,甚至通过“世界花园网”传到了其他国家。人们上传自己种植的照片和故事,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恢复行动。

陆远跟踪报道了这个行动,他的系列报道最终获得了一个环境新闻奖。领奖时,他说:“这个奖不属于我,而是属于花田和所有相信小小行动能改变世界的人。”

获奖后,陆远收到了许多工作邀请,但他都婉拒了。他选择留在花田,创办了一份独立的环境杂志,以花田为基地,报道各地社区主导的生态项目。

冬天再次来临,花田却没有进入传统的休眠期。在温室内,各种实验性种植正在进行;在故事馆,工作坊和讨论会依旧热闹;在线上,花田的网络不断扩大。

平安夜,大家照例聚在一起分享一年的感悟。当轮到陆远时,他说:“我来花田是为了寻找一个故事的结局,却发现这里只有不断开始的新故事。”

苏晴微笑着拿出新日记簿——第十二本。在扉页上,她写道:

“十年过去了,花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实践,一种生活方式。

我常常被问花田的未来会怎样。我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因为花田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它属于每一个被它触动过的生命。

它将继续变化,成长,适应,如同自然本身。

而我们,有幸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合上日记簿,大家走到室外。雪开始落下,轻柔地覆盖在花田上。在月光和太阳能灯的映照下,那些挂满种子的布袋和休眠的植物轮廓显得宁静而神秘。

远处,又有车灯闪烁,这次是两辆小车,正缓慢地向花田驶来。

“不知道这次会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小凡轻声说。

苏晴望着渐近的车灯,平静地微笑:“不管是什么故事,花田都会接纳它,然后继续生长。”

雪花静静飘落,覆盖了脚印,但明天又会有新的足迹出现。花田的故事,永远在续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