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县长还是以前的胡县令,只是换了身行头。他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戴着圆框眼镜,手里拿着一顶礼帽,脸上堆着笑,可那笑容里,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算计。
万良典和万恭存在寨口迎接。寒暄过后,胡县长开门见山:“万老爷,现在是民国了,咱们都是民国的子民。县政府刚刚成立,手头紧得很,想请万家寨为民国做点贡献。”
万良典心里一沉。他知道,胡县长这话,说白了就是要粮要钱。以前,胡县令来万家寨,都是客客气气的,从不提这些过分的要求。可现在,大清没了,“功名罩着”的护身符不管用了,胡县长就露出了真面目。
“胡县长,”万良典不动声色,“万家寨是耕读传家的人家,一向拥护朝廷……哦不,是拥护民国。只是今年收成不好,乡亲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怕是拿不出太多东西。”
胡县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万老爷,话可不能这么说。万家寨的家底,我还是知道的。不说别的,单说这二千亩两田,家里的积蓄就不少。现在民国初建,正是需要大家出力的时候,万家寨作为本地的望族,总不能置身事外吧?”
这话里的威胁,谁都听得出来。万温然坐在一旁,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活了八十多年,还从没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索要财物的官员。
就在这时,万恭玉进来了,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胡县长,为民国做贡献,是我们万家寨的本分,义不容辞。只是家里的财产,需要清点一下,看看哪些能捐,哪些不能捐。还请胡县长先回去,给我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保证给胡县长一个答复。”
胡县长见了万恭玉,也是吃了一惊。
“万知府回来了?我早听说,你不与民国合作,弃官不做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回老家了!”
胡县长看了万恭玉一眼,心里有些忌惮。他知道万恭玉的身分,在江宁府有不少人脉,而且万家寨还有自己的武装,真要是逼急了,对他没好处。“那好,我就等万家的好消息。”他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希望万知府不要让我失望。彼一时此一时,我也没办法啊。”
胡县长走后,万良典气愤的道:“这个胡县令,真是翻脸不认人!以前求着咱们的时候,总是恭敬三分,现在倒好,敢来咱们万家寨抢东西了!”
万温然也叹了口气:“这就是乱世啊。没有了朝廷的规矩,这些官员就像脱了缰的野马,谁还管百姓的死活?”
万恭玉却很冷静:“爷爷,父亲,现在生气也没用。胡县长既然敢来,就肯定有恃无恐。咱们现在不能和他硬拼,得想办法周旋。”
“怎么周旋?”万良典问道。
“三天时间,足够了。”万恭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在江宁的时候,认识几个朋友,现在在省里任职。或许,他们能帮上忙。”
接下来的三天,万恭玉没出门,一直在书房里写信。大家知道他有有自己的打算,也没多问,只是默默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偶尔陪他说说话,缓解他的压力。不让家里的琐事打扰到万恭玉。
第三天下午,寨口传来了马蹄声。这次来的不是胡县长的人,而是三个穿着军装的人,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肩章上绣着两颗星,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请问,这里是万恭玉万知府的家吗?”中年男人翻身下马,对着迎出来的万恭存拱手行礼,“在下是苏省督军府的副官,奉督军之命,特来邀请万知府出任苏省政府秘书长。”
这话让万恭存和闻讯赶来的万恭玉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万恭玉竟然能得到苏省督军的邀请,出任这么高的官职。
万恭玉对着副官拱手:“副官客气了。只是在下才疏学浅,怕是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副官笑了笑:“万大才子太谦虚了。督军早就听说过万公子的才华,知道您在江宁府知府时,政绩卓着。现在民国初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还请万公子不要推辞。”
万恭玉沉吟了片刻:“阁下,不是在下推辞,实在是家里还有一家老小需要照顾,而且万家寨的乡亲们也离不开我。这样吧,给我点时间考虑,等我处理好家里的事,再给督军答复,如何?”
副官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而且能请到万恭玉考虑,已经算是有收获了。“那好,在下就静候万公子的佳音。我等就在新城县城恭候,要是万公子想通了,随时可以联系我。再说了,民国是咱们汉人的国家,您还推辞什么呢?”
军人说话直来直去。
副官走后,万良典激动得手都在抖:“恭玉,你……你竟然能得到督军的邀请!这下好了,有了这个身份,看那个胡县长还敢不敢来咱们万家寨撒野!”
万温然也露出了笑容:“好,好,真是天佑万家!恭玉,你这步棋走得好啊!”
万恭玉笑了笑:“爷爷,爹,这只是第一步。有了苏省督军府的名头,胡县长自然不敢再为难咱们。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局势还不明朗,得继续观察。”
果然,第二天一早,胡县长就来了。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他没带一个随从,只身一人,而且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手里还提着两个礼盒。
“万大人,真是不好意思,上次是在下唐突了。”胡县长一见到万恭玉,就赶紧拱手道歉,“不知道万大人和苏省督军府有关系,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啊!”
万恭玉心里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胡县长客气了。都是为民国做事,谈不上什么关系。”
“是,是,是。”胡县长连连点头,“以后还请万公子多多关照。上次说的为县政府做贡献的事,都是在下考虑不周,您别往心里去。”
万恭玉看了胡县长一眼,缓缓道:“胡县长,民国初建,县政府手头紧,我们万家寨理解。虽然家里的情况也不算富裕,但为了支持革命政府,我们愿意贡献一万石粮食。”
胡县长听到“一万石粮食”,眼睛都亮了。一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县政府撑上大半年了。他赶紧站起身,对着万恭玉深深鞠了一躬:“万公子真是深明大义!在下代表县政府,感谢万家寨的支持!以后要是万家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在下一定尽力而为!”
万恭玉微微点头:“胡县长客气了。都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应该的。”
胡县长又说了些奉承的话,才满心欢喜地走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万恭存感慨道:“这世道,还是得有实力啊。要是没有督军府的邀请,咱们就算捐了粮食,他也未必会这么客气。”
万恭玉叹了口气:“哥,这只是暂时的。以后的路还长,咱们得更加小心。不管是大清还是民国,只有咱们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保住万家寨,保住乡亲们。”
那天晚上,万家寨的老槐树下,第一次响起了欢声笑语。乡亲们知道了万恭玉得到督军邀请的消息,也知道了万家寨捐了一万石粮食,胡县长再也不敢来为难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孩子们在树下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围在一起,谈论着未来的日子。
万恭存和龙小灵、伊人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的灯火,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龙小灵靠在万恭存的肩上:“以后,会越来越好吗?”
“会的。”万恭存握住妻子的手,目光坚定,“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乡亲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挺过去。这民国,总会有让人活命的路子
万恭玉被邀请出任苏省要职的消息不胫而走,万家寨自然要庆贺一番。
民国初定,各地形势纷繁复杂,万家寨喜庆的灯火,没有照亮匪徒们失去良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