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旁的可能(2 / 2)

溪午未闻钟 星星的泡沫 1160 字 21小时前

不对,不对,似乎总有哪里不对,她的脑海中总闪过一丝疑虑,但她抓不住。

直觉告诉她,这案子哪里有点问题,与他们之前的分析出入很大。

她再次集中精力,重新开始画人物关系图。

钟氏、贺振哲、郑向朝、沈克俭、郑佩安,这五人是明确的当年的涉案人员,凶手想杀他们的动机,是为了给自己的亲人报仇。

思及此,她愣了愣,抬头问林泳思:“大人,凶手是钟家村当年侥幸活下来的人,对吧?去郑府将郑大人骗走的少年,就应该是当年从育婴堂失踪的那个男婴,对吧?”

“咱们一直以来是这么分析的没错,可惜,年深日久,哪怕得了吴大人鼎力相助,都没能查出点有用的线索。”

除了之前他们意外解救的、被拐到狼人沟的钟氏女之外,再没发现有什么可疑之人。

林泳思查得已经很细了,就连梁桐在案发时的去向,他都派了信鸽向父亲问明,梁桐确实一直在战场上,是收到家里传来的消息,才赶回来奔丧的,没有作案时间。

“那大人可曾想过,凶手到底是如何知晓当年之事,从而在跨越了二十年之久后,精准找到这些受害者的呢?”

二十年,可不是什么很短的时间跨度,在平均寿命才三十来岁的古代,几乎已经是一个人的一生了。

“难不成,凶手当时就潜伏在钟家村附近,亲眼目睹了郑佩安行凶的全过程?之所以时隔这么多年才报复,是因为要等孩子长大?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足?”

“这也是我一开始的想法,可难道就没有别的解释吗?大人,如果凶手压根不是钟家村的幸存者呢?”

“如果说,凶手是惨案的参与者,是原本郑佩安的一名亲兵呢?”

“这怎么可能!郑佩安的亲兵,不是在亡国哗变之时,被他亲手处决了吗?”

“如果这也是郑佩安的另一个谎言呢?我们现在真的能相信他的说辞吗?想想看吧,一个可以杀良冒功的人,有什么可信度呢?”

李闻溪指着沈克俭的名字说:“而且这也是他的亲兵,当年却没有死,是在八年后的现在,才被凶手杀了,当年郑佩安亲手处决所有亲兵的说法本身就不攻自破了。”

“可是,如果凶手不是钟家村的人,而是当年屠村的亲兵,那他又为什么要在二十年后,才开始清算当年的这些人呢?”

除了血亲,还有谁会将不认识的人的死记这么多年?

“他很可能,在最近受了刺激,或者说,他的精神这么多年,就没真正正常过。”

毕竟真正的战场上,两军交战,互有杀戮,那时杀人,是为了活命,是逼不得。而钟家村惨案的实质,却是不折不扣的虐杀,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