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亲兵哗变(2 / 2)

溪午未闻钟 星星的泡沫 1190 字 20小时前

乱世之中,军功是最好获得的,砍够足够的脑袋,官职自来!

等到混战开始,这些亲兵见中山王的援兵迟迟不来,只他们一小股人在最前方顶着,认为中山王是想让他们做炮灰,根本没有诚意接纳他们,突然便倒戈相向,将屠刀向自己人挥去。

郑佩安不防之下,也被他们砍中了左臂,深可见骨,顷刻间血流如注,他一回头,看到的居然是如此熟悉的面孔,震惊之余,动作便慢了半拍,后背被砍了第二下。

他是怎么从反叛的亲兵之中杀出条血路来的,中山王不得而知,他失血太多,晕了过去,被抬下去紧急救治去了。

等到两个月后,郑佩安养好身体,淮安已经基本上被平定下来,他错过了最好的交投名状的机会。

经此之事,他有些颓废,婉拒了王爷让他留守淮安的好意,执意想从一名小卒做起,进了林家军的前锋营这个死伤最高、也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之后他确实一直表现亮眼,几年后,便坐到了四品大员的位置,重新得了王爷青眼,将淮安城防交于他手中。

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也算是个很正当的理由。

林泳思认识的郑佩安,确实是个严谨又骄傲的人,如果真的在投诚的关口,因手下亲兵叛变差点贻误战机,他确定能做出主动请辞的举动。

回了府署,李闻溪已经录好了口供,但暂时没让这几个下仆离开,以免林泳思还有其他想问的问题。

这几人描述的少年的外貌,都是平平无奇,一直低着头,几乎没人看清他真正长什么样子,他身上穿的衣物与戴的腰牌,确实是清河傅家的无疑。

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各府之间的奴仆,彼此之间相认几乎都是靠着衣物腰牌,除非特别得用或者经常来往的人家,才能认得几张熟面孔。

“看来这个人本就是抱着防备被认出来的目的的。”林泳思说道,挥挥手让候在一旁的画像师毕蒙先下去了。

府署人员配置齐全,连擅长工笔的画师都有,他可以根据证人口供,凭一手丹青之技,将人物画出来,李闻溪初知还有这样的高人时,十分倾慕,偶尔一次见他为旁人作画,不由惊为天人。

栩栩如生,纤毫毕露,如果颜料再丰富些,后世的照相也不过如此了,古人还真是厉害!

“如此说来,此人应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之一了。”李闻溪有些不甘心,他们明明可以从郑佩安的嘴里,了解更多钟家村发生的事,提醒他小心防备。

结果还是让凶手得逞了。

林泳思瞥了一眼愤愤不平的她:“前天夜里——哦,不,准确的说,是昨天凌晨,我曾经去找过他,他什么也不愿意说,甚至责怪我多管闲事,在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上揪住不放。”

李闻溪不禁有些讶然,这世上还真有人不识好歹!

林泳思又将八年前亲兵叛变之事告之了她:“他当年重新从小兵卒做起,也是有苦衷的。”

有没有苦衷,都不是杀良冒功、草菅人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