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那些大儒看到这里,直接气坏了。
“无耻至极!”
“不知廉耻!”
在诸多朝代位面,许多大儒怒骂道。
这都什么歪理邪说,连后世人也为此变得不正。
他们深深地觉得,马基雅维利的道德水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低。
“什么《君主论》,分明就是祸国殃民的邪书!”
“果然是群不知羞的蛮夷! ”
这些大儒们此刻对《君主论》这本书。
那是相当的看不惯。
与此同时,另一边。
历代的众多皇帝,也是各有所思。
有些皇帝反对马基雅维利的这一观点。
他们大多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
但也有一些皇帝表示认同。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观点。
听起来虽然不太好听。
不过并没什么大错。
既然需要成功,那还管得了什么道不道德?
直接逮住一个方向死干就是了。
【人们进行判断,一般只依靠眼睛,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你,但是很少人能够接触你。】
【每一个人能看到你的外表是怎样的,但是很少人能接触到你事实上如何。】
【君主如果能保持这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并且受到每个人赞扬。】
【因为群氓总是容易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而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
看到这里。
许多古人表示出了恼怒之意。
因为这很明显地表达出了对广大百姓的轻蔑。
明晃晃地把民众视为愚蠢之人。
不过,相对应的。
一些身居高位的管理者们,却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
【5、应该怎样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
【君主必须避免两件事:贪婪,霸占其臣民的财产和妻女,因为这两件事受到人民的憎恨。】
【马基雅维利给君主提了一个非常鸡贼的招数:把需要担责任的事情委托给他人办理,而把施恩布惠的事情由自己来做。】
三国时空位面。
曹操看后摇了摇头。
这倒不是说他对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不认同。
相反。
作为一个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一思想的枭雄来说。
他心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大部分观点还是认同的。
但问题在于,这些话,它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说。
这个马基雅维利把这些东西赤裸裸写在书中。
哪个君主还敢用他?
此人对君主说要善于伪装。
但自己却不知道把这些内容粉饰一下,也是有意思。
【6、君主为了受人尊敬应当怎样为人?】
【因为君主必须表明自己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对各个行业中的杰出人物给予荣誉。】
【此外,他必须激励公民在商业农业以及其它一切职业上,能够安心地从事他们的业务。】
这一番话也是属于普遍正确的观点。
故而历代的众多古人倒也是非常认同。
对此没什么好说的。
【7、君主和大臣的关系。】
【什么样的大臣是对君主忠心的呢?】
【如果该大臣先想着获取自己的利益,然后才是维护君主的利益,那么这个人就绝不是一个好大臣,君主就绝不应该信任他。】
【另一方面,为了使大臣保持忠贞不渝,君主必须表面上尊敬他。】
【使他富贵、使感恩戴德、使他知道如果没有自己,他就站不住脚。】
历代的诸多皇帝微微颌首。
这样的御下手段,只要不是昏庸之主,心中都很清楚。
不过。
还有不少皇帝觉得,单纯“施恩”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