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放下道德素质,纵享自律的皇帝人生?(1 / 2)

……

【3、君主应该让人爱戴,还是让人畏惧?】

对着这个问题。

历代众多古人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那肯定是让人爱戴!

虽然作为君主,守卫皇权威严,让人畏惧是不能少的。

可若是治理百姓。

那还是得受人爱戴才能长治久安啊。

不过,接下来的视频内容。

却让他们有些意外。

【任何一位君主一定都想被人认为是仁慈而不是残酷,可是他不能滥用这种仁慈。】

【明智的君主,对残酷这个恶名,不用介意。】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他比那些过分仁慈、坐视混乱的人来说,要仁慈得多。】

【标榜仁慈的君主,往往使得整个社会都承受损失,而不记恶名,当机立断的君主,只是损害个别人利益。】

弹幕飞出——

【有点道理,比如朱元璋虽然对臣民很残酷,但却让天下有了秩序。】

【这个得分情况吧,乱世自然不能仁慈,但非乱世,仁慈也没什么问题吧。】

【宋仁宗觉得很淦。】

……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看到后世之人指责他残酷。

眉头微皱,心中略微有些不喜。

所谓乱世用重典。

即便是在开国之初,发生的各种事件都不能允许他随意表露仁慈。

“此举所为,不过对症下药而已。”

他摇了摇头,治理一国之事。

哪能轻易决出是非来?

【究竟是被人爱戴好,还是被人畏惧好?】

【当然最好两者皆备,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个人想在两者之中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要安全得多。】

【大多数人都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

【君主如果完全信赖他们没有任何准备的话,就会招致灭亡。】

【人民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要更加少顾忌。】

【爱戴是靠不住的,畏惧则不然,人们往往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一直保持着畏惧之心。】

【君主应该使人民畏惧,但应当尽量避免被人憎恨。】

【马基亚维利最后总结道:人民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是基于君主的意志。】

【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于自己的意志之上。】

春秋时空位面。

孟子满脸不悦,冷哼一声:“暴论!”

“这分明就是暴君之说。”

此时玄幕中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与他的学说。

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背道而驰。

他说人性本善,马基雅维利说人都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

他倡导仁政,马基雅维利却说君主应当残酷对待臣民,要让臣民感到畏惧。

故而。

孟子对马基雅维利的这一套学说不太认同。

在他眼中,自己所倡导的,才是“王道”,是“圣明之君”之道!

而马基雅维利这一套,是“歪门邪道”,是“暴君”之道!

【另外,在需要使用暴力的时候应该毕其功于一役,因为民众越少品尝痛苦的滋味,反感自然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