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众多古人点了点头。
军队与军备的重要性,他们都很清楚。
这的确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只是。
对于这最后一句话,有些古人听起来不太舒服。
那种做法,不是很符合他们的道德观念。
当然更多的人,却觉得应该这样做。
既然你先天不足,实力无法应对敌人。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所有可以增强实力的方式都要试一遍。
【四、君主的形象与施政。】
【这一部分,是马基雅维利论述的重点内容。】
看到这里。
许多皇帝更加集中了注意力。
终于。
干货要来了吗?
想到这。
他们下意识看了眼面前的一些官员。
见他们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不由得心中一沉。
“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
【1、君主应该维持善良之心吗?】
【马基亚维利认为君主不是普通人不能用普通人的准则来衡量他。】
【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保持善良,那么当他身处恶人之中时就必定会遭到毁灭。】
【如果一个君主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恶事。】
【因为君主的地位很高,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招致大众的赞扬或者责难。】
【所有人都知道,君主表现出优良品质,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现实情况千变万化,君主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品质。】
【在某些情况下,君主不得不使用恶劣的手段,否则就挽救不了国家。】
【马基雅维利给君主的建议是:那就大胆去做吧,不要因为这些恶行而良心不安。】
“胡说八道!”
“妖言惑众! ”
“这马基雅维利纯粹乱讲一通! ”
众多大儒包括不少文臣,都是再度怒斥。
这样的行为,岂是仁君所为?
“难怪此人的这本书在西方会被列为禁书!”
“此等观点,简直是毫无节操!”
“要是君主真的听信了此人的妖言,必定会成为昏君暴君!”
这些大儒此刻觉得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被禁,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放在华夏,必定也会被禁。
与此同时。
在诸多朝代位面,一些皇帝却觉得这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确实不能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一国之主。
毕竟一国君主,思虑的该是整个国家大局。
像刘备遗诏中教导后主刘婵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观念。
在后世许多皇帝内心看来,并不怎么值得推崇。
治国,最重要是国家利益。
普通道德标准下的善或恶,并不重要。
【2、论慷慨与吝啬。】
【马基雅维利所说的慷慨,是君主对部下或者臣民不吝赏赐。】
【我们都知道,慷慨是一种美德。】
【可是,马基雅维利却认为慷慨对君主来说是一件坏事。】
“咦,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