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假火种,真棋局(2 / 2)

李维汉

陈世昌

智策咨询

然后,在它们上方,画了一个圈。

“你们想要的,从来不是我们的钱。”我低声说,“你们要的是我们的命脉——信任。只要我们内部一乱,支持者一散,你们就能名正言顺地进来,打着‘拯救’的旗号,把一切吞进肚子里。”

我转身,看向许薇和谢明远:“现在,我们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了。”

“下一步呢?”谢明远问。

我沉默了几秒,目光扫过桌上的资金报告、心理问卷、服务器日志。

然后,我拿起手机,拨通了马振国的号码。

“召集所有人。”我说,“十点整,总部会议室。”

“理由?”他问。

我没有立刻回答。

窗外,阳光终于刺破云层,照在楼下的旗杆上。

那面写着“平凡之光”的旗帜,缓缓升起。

“就说。”我轻声说,“有些事,该收网了。”

电话挂断前,我听见他低沉地应了一声。

而我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十点整,总部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未散的焦灼。

我站在观察室的单向玻璃后,看着马振国走进去,肩背挺直,步伐沉稳,像一堵缓缓移动的墙,隔开了混乱与秩序。

他没有多言,只站在会议桌前,环视一圈,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嗡嗡的私语:“从现在起,所有对外声明,必须经核心组三人联签。未经签字的,一律视为无效。”

有人皱眉:“这是不是太严了?现在外面传成那样,我们不回应,只会越描越黑!”

马振国没动,只问:“你觉得那份纪要是真的?”

那人一愣。

“如果你不信,那就更不该乱说话。”马振国语气依旧平静,“信任不是靠情绪维系的,得靠流程。我们现在要的不是反应,而是定力。”

我隔着玻璃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扬起。

马振国不是最能说的,却是最懂“节奏”的人。

他知道,此刻最怕的不是质疑,而是自乱阵脚。

只要高层不乱,下面的人就还有主心骨。

谢明远站在我身旁,耳机还挂在耳朵上,手指在平板上滑动:“东区终端的异常访问已经切断,原始操作记录备份完成。他们以为拿到了‘内鬼证据’,其实只拿到了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影子。”

我点头,目光落在监控画面上——许薇正在财务室复核所有待审批流程,杨瑾带着心理团队进入志愿者休息区,开始一对一谈话。

朱志国则默默清点了所有物资储备,连一台备用投影仪的电池都做了登记。

每个人都在岗位上,像齿轮咬合,无声运转。

“慌的不是我们。”我低声说,“是他们。他们等这一天太久了,一看到裂缝,就迫不及待地往里钻,生怕错过时机。”

谢明远忽然抬头:“信号动了。”

我立刻转身。他的屏幕上,一条加密通讯记录刚刚解码完成——

我们伪装成“智策咨询”的合作方,向其服务器发送了一条测试消息:“分裂预案已生效,建议启动舆论引导。”

而对方的自动应答系统,在凌晨2:18分13秒,给出了回应:

> “x先生已批准‘清源行动’,七日内发布‘联盟黑幕’系列报道,请配合提供素材支持。”

时间戳一出,我的心跳慢了半拍。

2:18——和我们伪造文件上传的时间,几乎完全同步。

gps定位显示,信号来自城南数据中心,正是“智策咨询”外包服务器的托管点。

这不是巧合。

他们早已准备好整套公关机器,只等我们“内乱”的信号一响,便立刻开动。

“这次,不是我们在找他们。”我盯着那行字,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是他们自己,走出来了。”

谢明远抬头看我:“要顺着这条线挖下去吗?”

我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走到档案柜前,抽出那份伪造会议纪要的原始文件——a4纸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亲手敲下,每一处格式,都精确复刻联盟内部模板。

它曾是我递给敌人的刀,现在,它完成了使命。

我将它轻轻折好,放进最底层的保密柜,锁上。

朱志国推门进来,脸色微沉,声音压得很低:“宏宇大厦那边,今晚有车进去了。车牌是……市里某媒体单位的。”

我眼神一凝。

宏宇大厦,是“智策咨询”的注册办公地,也是他们对外联络的唯一实体地址。

那地方平日冷清,今夜却迎来一辆挂着官方标识的媒体车?

“他们要借‘公信力’当刀?”我冷笑。

这不是简单的抹黑,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法诛心”——用权威媒体的名义,把我们的“黑幕”包装成“社会监督”,让公众在毫无防备中,接受他们写好的剧本。

我拿起手机,拨通谢明远的号码。

电话接通,我只说了一句:

“准备‘反清源’预案。”

“第一件事——找到那个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