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暗影中的继承者(2 / 2)

他沉默许久,最后只说了一句:“我可以去看看。”

会上,当张老介绍完整个项目的发展现状后,郑守墨站了起来。

“各位,我不否认你们的努力,但我必须指出,你们所延续的,并非真正的传统。”

全场哗然。

“张师傅并非嫡传,而我,作为真正的继承者,今天才第一次看到这个项目的成果。”他环视众人,“你们用新形式包装旧技艺,把它变成商品,变成展览,变成网红打卡点。你们有没有想过,它原本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我开口,“是延续,是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它。”

“可你们用的是你们的理解,而不是它的本质。”他冷冷地说。

空气凝固了几秒。

张老站在原地,没有反驳,只是低声道:“我愿意听你说。”

郑守墨望着他,

但我隐隐觉得,某种更深的真相,正在慢慢浮现。

而这场关于文化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我站在非遗工坊会议厅的角落,目光在张老与郑守墨之间来回游移。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质疑、也有期待。

李文化笑着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他年过半百,却依旧神采奕奕,一双眼睛透着深邃的光。

“各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极具分量,“我们今天面对的,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关于‘正统’与‘传承’该如何定义。”

全场安静下来。

“郑先生是真正的嫡系传人,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而张师傅这些年来对技艺的坚守,同样值得尊敬。”李学者顿了顿,继续道,“我提议成立一个‘非遗正统性研究小组’,由张老、郑守墨与火种基金会共同组成,负责审核所有复兴项目的文化准确性。如此一来,既尊重了传统的脉络,也保留了现代推广的可能性。”

这番话像是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张老缓缓点头,眼中带着一丝释然。

“我愿意参与。”他说得轻声,却坚定。

郑守墨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如果你们真的尊重这项技艺,我也可以试试看。”

那一刻,我知道这场关于文化的争论,暂时达成了共识。

几天后,在一场低调却庄重的仪式上,张老亲手将一枚祖传印章交到郑守墨手中。

“你是真正的继承者,我只是这段历史的守护人。”张老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每一个人都听得分明。

林致远站在台下,心头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情绪。

这不是输赢,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化传承,不只是技艺的延续,更是责任的交接。

夜深人静,我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一封没有署名的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主题栏空无一字。

我点开附件,一段视频自动播放。

画面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间老旧作坊里,双手熟练地操作着纸浆,口中低声吟唱着一首从未听过的造纸歌谣。

那旋律古老而悠远,仿佛来自时间深处。

镜头缓缓拉远,窗外隐约可见层峦叠嶂,雾气缭绕。

我盯着屏幕,心跳不自觉加快。

这是……什么地方?

视频结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水印,像是某个旧地图上的标记。

我猛地站起来,打开电脑,调出全国地形图,开始比对背景中的地貌特征。

西南山区……

那个方向,藏着太多未解之谜。

我握紧鼠标,心中已有决定。

但此刻,我还不知道,这次的发现,将会揭开整个非遗传承背后更深的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