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朵朵抱着手册坐在苔藓旁边,光谱仪的屏幕亮着,刚好照到手册上的亮线。她忽然发现,那些线不再是单独的虚线,而是缠在一起的光带——从南极的银、荷兰的紫、新疆的黄,到太空的亮,最后都绕着花田打了个结,结上的光和天上的星星对了暗号似的,一起闪了闪。
“苏晴姐姐,你看!”朵朵把手册举起来,“它们像把全世界的光都收进来了!”
苏晴蹲下来,指尖碰了碰发光的苔藓,能感觉到细微的震颤,和太空站传来的信号频率一模一样。风里又多了新的沙沙声,比之前更轻快,像是带着雪粒的脆响。她抬头望着星空,忽然想起白天收到的科考站邮件——里面说,北极的社区听说了花田的故事,正准备寄北极柳的种子来。
“朵朵,”苏晴摸了摸她的头,“你听风里的声音,是不是有雪花落在树枝上的脆响?”
朵朵把耳朵贴在苔藓上,笑着点头:“是北极的朋友吗?它们是不是在说‘我们也想来’?”
监测站的屏幕上,太空风信子的花苞又鼓了点,花瓣尖的银光更亮了;花田的微生物正随着苔藓的震颤轻轻唱;手册上的光带还在慢慢变长,朝着北边的星空延伸。夜色里的花田,像一片被星星拥着的小宇宙,每一点光都是一个新的约定——南极的苔藓还没见过向日葵的花盘,北极的种子还没听过风信子的绽放,太空中的花苞还在等和地球的拥抱。
苏晴翻开新的日记,笔尖落下时,刚好看见苔藓的银光里,冒出了丝极细的绿芽。她笑着写下:“今天,花田又多了个北极的约定,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风里的沙沙声还在继续,像是远方的朋友在说“我们在路上”,又像是花田的光在回应“我们等你”。田埂边的向日葵,此刻正朝着北极星的方向轻轻转动,叶片上的暖光,正和手册上的亮线、太空站的光点,连成一条跨越大海与星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