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地窖藏图,经纬初张(2 / 2)

苏若雪用帕子轻轻擦去铜令上的锈迹,眼泪砸在帕子上:\"他说''实业救国''不是喊口号,是要让每个拧螺丝的、修锅炉的、接电线的,都成为这张网的线头......\"

顾承砚的手指抚过墙上的《经纬基线图》,外面的雨声不知何时小了,窖内的油灯把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图纸上,像是要融进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里。

他转头看向苏若雪,目光穿过晃动的灯影:\"若雪,你父亲织了张网,但这张网......\"他又看向青鸟,\"得活过来。\"

窖外的雨还在淅沥。

顾承砚把七枚铜令收进怀里时,听见远处传来巡捕房的警笛声——但此刻他的耳中只有自己的心跳,像擂响的战鼓。

他望着墙上那些标满\"经纬节点\"的图纸,在心里默默补完后半句:得活过来,成为刺向日商咽喉的刀。

顾承砚的指腹碾过铜令上斑驳的刻痕,窖内霉味混着苏若雪帕子上残留的茉莉香,在鼻端凝成一团火。

他望着墙上被油灯映得发亮的《申江织脉图》,喉结动了动——前世课堂上那些模糊的\"工业火种\"四个字,此刻终于在掌心有了温度。

\"若雪。\"他转身时,苏若雪正用帕子轻轻擦拭父亲批注的图纸边缘,灯影在她睫毛上投下细碎的晃,\"你父亲把整座城的机修工、管工、钳工都编成了经纬度。

现在需要的,是让这些坐标活过来。\"

苏若雪的指尖停在\"李根生\"那个被红笔圈了又圈的名字上,突然抬头:\"你是说......\"

\"经纬社。\"顾承砚从怀里掏出七枚铜令,在掌心码成北斗形状,\"不再是从前修修织机的技工队,是地下工业网。\"他指向图上标着\"日商丰田纱厂\"的红点,\"一旦战事爆发,这些节点能切断他们的能源,瘫痪维修线,甚至把关键设备拆成零件运出城。\"

青鸟突然弯腰捡起地上半块陶片,在潮湿的泥地上画了个圈:\"顾先生的意思是,每个''织魂令''对应一台关键设备,激活节点就能......\"他的陶片重重戳在圈心,\"扎进日商的咽喉。\"

苏若雪的眼眶又红了。

她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莫要怨爹没留银钱\",原来他留的是比银钱金贵百倍的——三百六十行里的\"活账本\"。

她伸手抚过顾承砚掌心的铜令,声音轻得像怕惊着什么:\"需要我做什么?\"

\"你父亲的''心钉盟''外围成员名单。\"顾承砚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摊开是半本泛黄的账册,\"原主从前帮苏伯父管过几笔暗账,我翻旧账时发现的。\"他翻开账册,指腹划过\"恒裕隆油料库 王伯年 癸未年三月 二十担桐油\"那行,\"首项行动,''断油计''。\"

雨在寅时停了。

顾承砚站在恒裕隆油料库后巷,看青鸟把\"织魂令\"往老管事王伯年手里一塞。

王伯年的手在发抖,油亮的瓜皮帽都歪了,凑近看铜令背面\"王伯年 癸未\"四个字时,突然扑通跪在水洼里:\"苏先生走的那天,说''若有后生持此令来,便把我藏在三号油罐夹层的乳化油方子交出去''......\"

三日后,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的厂房里炸开了锅。

顾承砚站在对面茶楼二楼,看两个穿西装的日本人踹开车间门,精密织机的主轴断成两截,润滑油在地上淌成浑浊的河。

苏若雪攥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茶水上倒映着她发亮的眼睛:\"掺水的乳化油,最多撑三天......\"

\"他们查不出来。\"顾承砚把茶盏往桌上一磕,杯底碰出清脆的响,\"乳化油的方子是苏伯父从德国带回来的,连化验室都得用特殊试剂才能辨出真假。\"他望着日厂门前来回踱步的监工,嘴角勾起极淡的笑,\"更查不出,王伯年藏在油罐夹层的,根本不是方子——是整座上海能调包润滑油的油库名单。\"

庆功夜在顾氏绸庄天台。

苏若雪捧着盏孔明灯,灯面是顾承砚亲手绘的《经纬基线》简图,红、蓝、青三色丝线绣成的节点在烛光里明明灭灭。

她仰头看顾承砚点燃灯芯,夜风掀起他的长衫下摆,露出里面别着的\"织魂令\":\"阿砚,若灯灭了......\"

\"路还在。\"顾承砚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灯纸传到她指尖,\"灯不在天上,在人心里。\"他望着楼下漆黑的街巷,那里有刚下工的机修工揣着\"织魂令\"匆匆走过,有绸庄学徒抱着账本往\"心钉盟\"联络点跑,\"只要还有一个匠人记得''七音调机法'',还有一个管工知道锅炉应急闸阀的位置......\"他收紧手指,\"这条路就断不了。\"

孔明灯升上夜空时,远处屋顶的瓦片轻响了一声。

黑影缩在檐角,望远镜里的灯面简图被夜风扯得忽明忽暗。

他摸出怀里的电报机,金属按键在掌心压出红印——\"断续三跳\"的节奏响起时,孔明灯的光正好掠过他腰间的日式短刀,刀刃上\"大日本帝国工业调查部\"的刻痕闪了闪,又隐进夜色里。

第二日清晨,青鸟蹲在绸庄后巷擦枪。

阳光穿过青砖墙缝,在他脚边投下斑驳的影。

突然,他的手指顿住——墙缝里嵌着枚铜钉,钉帽刻着极细的纹路,像......他眯起眼凑近看,那纹路竟和\"织魂令\"边缘的暗花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