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他沉声说道:“荫国,你们第十一集团军,一步也不能退。挡住鬼子,守住战线,这一仗的关键就在你们身上。切记,切记!”
听筒那端传来斩钉截铁、几乎迸着火星的回答:“放心吧!沪市我们撤过,金陵我们也撤过。但今天,我们绝不后退!”声音略微一顿,继而更加沉厚:“我要替我三十六师的弟兄们报仇!”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他终于长长舒出一口气,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随即接通作战电话,扬声道:“命令全军开拔!直插彬文那!”
此时,孟烦了正对着几个翘着二郎腿的军官挥着电报,声音里满是焦灼:“this was sent two hours ago. and you still have time for afternoon tea!(这是两小时前发来的电报!你们倒好,还有闲心喝下午茶!)”
话音刚落,花旗教官也撞进营帐,怒声质问:“do you have any sense of discipline at all?(你们到底有没有一点纪律性?)”
也难怪他俩气炸了:眼下正是大好局面:若能翻过山脉,突然出现在鬼子侧翼,哪怕不真动手,也能把鬼子吓得龟缩回去。这可是场关键的大包围战术,核心就在于“准时到位”。
只要这支部队能顺势推进,这场包围战就能打得漂亮。为了等这一刻,孟烦了拼了命鼓动黔军往前赶;连那个素来不靠谱的龙文章,也绞尽脑汁用药品和粮食,从别处说动了一批当地人。既当向导,还牵来骡马帮忙运物资。
可这群大老爷呢?偏安一隅喝着下午茶,非要等所谓的“通知”才肯动。
不过,他们没等多久就接到了电话。却是司令部发来的停职通知。就像林译记得的那样:这两人虽侥幸躲过了惨败,可老派的做派、自视甚高的架子,再加上一塌糊涂的作战能力,终究让人忍无可忍。
罗师傅直接给对方首相发去措辞犀利的电报,话里没有半分余地:若是还抱着这种消极的作战态度,那后续的登陆战,就请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番强硬表态终于让对方紧张起来。不仅先前拖沓的两个旅立刻整队,配合黔军开拔,连驻印集团军也紧急抽调兵力投入战场。
这一战,花旗本就极为看重:战局走向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甚至放话:部队哪怕拼到最后一人,也必须完成这场大包围。
说到底,花旗的核心诉求很明确:用武器援助,换取对日寇的重创,这才是他们所有支援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