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炮兵营的让渡,为stillwell提供了重要的谈判筹码。加之他手中还扣留着一批未下拨的装备,是否放出,只在他一念之间。
林译在信中详尽阐述了这一建议。他一再强调的立即进攻、高效作战。这些正契合stillwell的战略意图,甚至令后者有所动摇。
将军与山城方面并非存有私人恩怨,只是无法认同其拖延与保守。而林译所展现的果决与战术远见,终于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经过一番犹豫,stillwell将军终于还是拿起那部直通电话。待线路接通,他压低声音说道:“john,我想我们是时候好好谈一谈了。”
在他夫人的协助翻译下,整个沟通进行得还算顺利。这是一场明确的交换:以六个重炮营、两个坦克营,以及足以武装两个军的轻重武器作为支援条件,换取对方同意展开反攻。
“娘希匹!这些东西本就是答应给我们的,那死老头子压住不放,现在倒反过来要指挥权?我不能答应!这是十多万华夏精锐,他们本该在国内战场杀敌,根本就不该出现在那里!若不是他们屡屡出尔反尔,局势何至于此?那老头根本是外行,他不懂打仗!”
“达令,你想想,物资调配权终究握在他手里,没必要彻底闹僵。不如先表面同意,再争取更多装备更实际。再说,断了这条补给线,我们很多事根本撑不下去。”
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他终于点了点头。尽管左右为难。但眼下的机会,他很难拒绝。与远征军的指挥权相比,国内势力的拉拢与掌控显然更为重要。
反复掂量之后,他终于一咬牙,批准了这个方案。实在是因为这批武器的诱惑实在太大。
上一批调拨的火炮,在鄂西会战中就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在西方或许不算顶尖的武器,在华夏战场上却成了决定战局的利器。尤其有了卡车牵引实现机动化之后,多次战斗中依靠炮火及时覆盖,一举打破僵局,帮助部队击溃敌军,屡建奇功。
好东西总向中央军倾斜,下面的人自然心生不满。尤其是那位“老虎仔”,已经不止一次向他抱怨。
说到底,炮兵实力的强弱,不正是判别嫡系与非嫡系的硬标准么?屡次申请补给却迟迟未获批准,难道在上峰眼中,他终究算不得真正的自己人?
若是趁这次机会适当予以安抚,让他也带上一支真正拿得出手的王牌部队,或许更能换来他对党国的忠诚。
粤军出身黄埔根基,其战斗力有目共睹。这员虎将更不能不拉拢到身边。看来,是时候该好好考虑这件事了。
然而他在致部下的电文中,态度鲜明地着重指出:“务必做好部队掌控工作。”即便要给他一支王牌部队,能否实现有效掌控仍是首要考量,这一底线绝无任何退让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