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战场内外(1 / 2)

战争打的是工业和家底,这句话的含金量,在此刻的战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两支全部由美械武装的步兵师,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后勤待遇,配发着最精良的装备。士兵们士气高昂,战斗力大幅提升,使得鬼子的抵抗显得苍白而徒劳。

那些号称“战无不胜”的帝国武士,在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下,也不得不迅速溃败。曾经横行战场的九七式坦克,在密集火力打击下被接连摧毁;以往嚣张的火力点,如今被彻底压制,根本无法还击。

战士们突然发现,这一仗打得异常轻松。鬼子一个大队被压缩包围在一片狭长地带。长度仅七八百米,宽度不足千米的区域中,进退维谷。

孙师长一声令下,炮兵部队发动全覆盖轰击。一轮炮火洗地之后,机枪手迅速上前实施火力压制,步兵随即发起冲锋。

这是一套与鬼子如出一辙的战术,此时却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反过来施压,转眼间便将阵地拿下。

林译所部发起的冲锋同样顺利无比。火力即战力,昔日小鬼子之所以势如破竹,不过是倚仗火力欺负装备孱弱的国军。而今形势逆转,他们终于尝到了火力薄弱带来的苦果。

另一支遭到重兵围剿的日寇部队,也在“乌龟湾”一线陷入苦战,几乎被压制得无声无息。他们苦苦等待的援军,此时正遭受盟军“鬼怪”轰炸机大队的密集空袭,在连绵的爆炸中四散溃逃。

日寇战机虽竭力升空迎战,但在数量超过自身一倍之多的“喷火”与p-40机群面前,他们的“隼”式与“钟馗”战斗机终究难以扭转战局,节节败退。

两大工业国以其庞大的制造能力,彻底碾压了日寇的战争潜力。当他们真正意识到缅北战场的关键意义,并提供充分援助之时,便是曾经嚣张的小鬼子再也猖獗不起来之日。

暹罗的援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被死死钉在边境线上。他们遭遇了出乎意料的顽强阻击。

对面那支新组建的国军,展现出令人心惊的强大战斗力。驻暹罗的鬼子难以理解:从什么时候起,国军变得如此难缠?

防御战首先在孟栋门户的山地打响。这里曾是英印军据守的阵地,孙师长根据于司令的情报,重新修筑了大量混凝土掩体、地下洞穴和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将整座山变成了一座钢铁堡垒。

张立宪率领的独立第2大队巧妙利用这些工事,构建起多个互相支撑的火力点。他们依托坚固防御,靠着不断填进去的步兵,硬生生撑住了整条防线。

大战持续不过数日,后山已经摆满了一层又一层的尸体。硝烟混杂着血腥的气味弥漫不散,压抑的呻吟与零星的枪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张立宪巡视阵地时,突然发现何书光蜷缩在一个坍塌的壕沟角落,双手抱膝,身体正微微发抖。

“怎么了?你没事吧?”他急忙赶过去,蹲下身问道。

“有烟吗?来一支。”何书光抬起苍白的脸,声音轻得几乎被炮火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