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企图凭借火力强渡桥梁,但在我军密集火力封锁下未能得逞。随后,敌人在陆航的轰炸掩护下,再次发起冲击,同时以四一式75毫米山炮进行火力支援。
28师虽以迫击炮抵近还击,却遭鬼子炮兵精准压制,形势一度危急,甚至师长也亲赴前线,踏上弹药箱端起民二四机枪射击。直至司令部调派的炮兵部队抵达战场,才逐渐扭转劣势。
实战证明,火力多一分,胜算就多一分。约翰牛提供的4.5英寸重炮虽属一战老炮,却依然威力惊人。
武器终究是要用于战场的。纵然射程有限,但只要进入专业设置的炮位,一轮齐射就足以压制小鬼子火力,令其攻势暂歇。
战士们发现,一旦拥有重炮支援,对面那些强悍的小鬼子似乎也没那么厉害了。先前久攻不下的阵地,在重炮覆盖后迅速易手。原来,所谓的士兵素质差距,是可以用炮火弥补的。
鬼子随后利用登陆艇迂回至我军侧后,成功切断并包围了我军一部,将其死死困在阵地之中,形势危急。眼看有全军覆没之险,师长果断下令炮兵集中火力猛轰鬼子进攻线路,以强大炮火实施压制,最终掩护部队杀出重围、艰难撤离。
激战两日后,司令部电令抵达:退守第一道防线!
显然,我方早已布置妥当,各部队的任务,正是诱敌深入。只待鬼子踏入预设的“口袋”,便可一举合围、彻底歼灭!
真正置身前线,才能体会到林译选择的这道防线何等精妙。由龙泽、东枝与和榜三地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坚实的屏障,背后更紧靠曼德勒这一重兵集结之地,随时可获得兵力与火力的支援。
28师退守的和榜防线呈半椭圆形,被司令部形象地称为“乌龟湾”。连绵的山坡之前横亘一条河流,山势环抱之中又延伸出一片开阔平原。
部队可先借河滩地势逐层阻击,逐步后撤至平原区域,再凭借山上既设工事居高临下实施打击。
不仅如此,此地还对唯一贯穿的公路形成持续威胁。如此巧妙的地形利用,连花旗军事观察员也不禁赞叹:真正称得上易守难攻。
鬼子在炮灰掩护猛攻,在夺取河滩后,于平原地区遭遇顽强抵抗,攻势受挫,不得不频频呼叫支援。师团持续增兵,种种迹象表明,不仅此前进攻的部队已显急躁,整个师团也迫切寻求决战。
事实上,急于求战的远不止前线师团,甚至连司令部也倍感压力。他们察觉到我军正在加紧修筑工事。一旦防御体系完成,面对齐装满员、经过花旗重新武装,并严阵以待的远征军,日寇将再难推进。眼下若不进攻,日后势必更为艰难。
司令部因此严令务必尽快突破第一道防线,并调派炮兵联队与战车联队紧急支援。
然而,这道电文被合作社的黄湛成功截获。破译之后迅速上呈。花旗方面在派出侦察机核实情报、并与以往截获电文交叉比对后,得出一个关键判断,随即命令空军长途奔袭,跨越千里展开了一场精准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