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好友聚会(2 / 2)

溪午未闻钟 星星的泡沫 1201 字 20小时前

至于这个人是不是凶手,还有待调查,唯今之计,先将一起吃饭的人找出来才是。

原本以为要费些功夫查访,没想到案发的第二天,他们居然主动找上门来。

贾咏有四个密友,都是书生,年龄差异还挺大,最大的张照兴已经五十有六,最小的华岑才二十三,与贾咏结识时间最长的要属裴映,来往最密切的则是段沐南。

他们在得知贾咏被害身亡后,约好了一起上门吊唁,在得知官府正寻案发当晚,与贾咏一起吃饭之人时,主动表示,是他们五人一同用餐。

段沐南眼圈红红,十分懊恼地说:“贾兄那晚本不想出门,是我死活要拽着他一起的。张兄与华兄双双考中举人,乃是大幸,于情于理,他二人设宴,我们都没有不去的道理。”

他们一起玩得很好的五个人,哪怕家世背景各异,年龄差异巨大,但他们以文会友,纵情诗书,一经认识,便迅速打成一片,早就成了忘年之交。

贾咏是他们其中性格最孤僻的一个,也是最早高中举人的一个,华岑还小,根本不知道这八年战乱,停止科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照兴与华岑,整整差了一代人,却同科上榜,对张照兴来说,兴奋之余,剩下的全是蹉跎多年的郁郁不得志。

好在今朝终于扬眉,可喜可贺。

饭局之上,大家都很高兴,不知不觉便喝得有些多了,就连一向不爱喝酒的贾咏,也喝了四五杯酒。

段沐南是这五人之中,家世最显的一位,他家里出了两名武将,正跟着中山王北伐,不缺银钱,他也知道以他的水平,恐怕科考之途无望,是最早放弃晋身,安心打理家族产业的。

裴映家中条件最差,说好听点叫耕读传家,说实话,就是家里靠着几亩薄田供他读书,他于前朝考过两次乡试,屡次不第后便淡了心思,如今在一位乡绅家里做启蒙先生,也算衣食无忧了,此番参加乡试,他依然名落孙山,躲在旁边喝闷酒。

张照兴感慨良多,他直言这是他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毕竟已经五十有六,比贾咏还大两岁,一直不死心想要谋个出身,家里靠着妻儿支撑,他身为人夫人父,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好在这次终于考中,苦尽甘来,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华岑到底还小,意气风发的同时,大言不惭地认为科举不过尔尔,等一个月后,必定再得个进士回来。

众人纷纷笑骂,觉得他不知天高地厚,以后必定还得摔打摔打,才能成器。

贾咏在席间说话最少,喝酒最多,等到散场时,他也是唯一喝醉、需要被搀扶着送回家才行的人。

“你们哪位送他回的家呢?”

“是在下的仆从搭着他回去的,在下一路跟着,直到把他送进了起居室。”段沐南答道。

“他既喝醉,平常又不在私塾居住,你为何没将其送回贾府,反而选择了空无一人的私塾呢?夜半口渴,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

“是贾咏自己要求回私塾的,他虽醉酒,却并未神智全无,他再三强调,要回私塾,此等小事自然由着他。”段沐南有些说不下去了,如果当时他没有听贾咏的话,将其送回贾府,人可能就不会死了。

谁能想到啊,好好的一场庆功宴,变成了生死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