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虚以委蛇(2 / 2)

“额,郑指挥使?”姜少问嚼了口煎鱼:“他是跟着林大人一路升迁上来的,是个作战勇猛、悍不畏死的狠人,据说他最成名的一战,单枪匹马,一人收获了四十多个敌人首级,被记了大功。”

“时间不长,就七年前吧,淮安刚稳定下来,王爷带兵攻占睢县那次。”

“他那时都得快四十了吧?这么大岁数的大头兵?原来就没个官职吗?像他这样的人物,前朝时不可能默默无闻吧?”

就拿林家和项家来说,武将世家,传承多少年了。

郑佩安如果一直在淮安地界上混,游击将军虽然官小了点,但也不算无名小卒了,怎么会没人认识他呢?还能让他充了马前卒,重新一点点涨军功升职?

中山王是个很宽宏的主子,只要现在愿意忠于他,以前的事,他不会计较。

这是李闻溪自看到那本书册后,一直存在的疑问。

现在就连她认为消息来源最广泛的姜少问,似乎也不知道郑佩安以前的事,到底是郑佩安自己心里有鬼,还是前朝末年,他做了些什么,导致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呢?

要是能当面问问他该有多好,可惜林泳思的态度已经说明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前前后后这么多条人命,林泳思当真会无动于衷吗?这可是他坐上淮安同知之位的立威之战啊!

此时的林泳思正坐在案几后,捏了捏疲惫的眉心,捞起块点心勉强垫垫肚子,盯着李闻溪给他的书册,开始发呆。

派去萧县的衙役早就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也与他预想的一致:在钟家村的坟茔上,端端正正摆着一颗头颅,头也已经带回来了,由沈家人辨认过,正是死者无疑。

贺振哲死了,钟氏死了,现在就连当年的一个亲兵也被发现死亡了,而他才刚刚发现,他自以为了解的人,其实完全对其过去不知情。

郑佩安还抱过小时候的自己呢,他曾经在淮安最混乱时,投到了林守诚麾下,后来做了位亲兵,当时只要负责,在林守诚不在家时,守护他的家人。

他那时只觉得这个高大的男人十分可靠,可如果那双给人安全感的大手,曾经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自己要怎么跟他开口呢?

他留下书册,一言不发,不是像李闻溪想的那样,想要官官相护,而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处置,明明是光辉正义的形象的人,怎么突然就烂了呢?

“榆树。”

“公子。”一直守在门外的榆树终于听到林泳思唤他,不由地松了口气,公子天天太辛苦了,公事要紧,但也得注意身体才是。

“咱们回家吧。”

可他走出了府署,迈上的却不是回家的路,而是与林府南辕北辙的方向,榆树不敢多言,只打着灯笼紧跟在身侧。

一连遇到两拨巡夜的衙役,见到他们纷纷行礼,林泳思都只挥挥手,始终一言不发。

直到,他站在了郑府的大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