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这东家真不赖(2 / 2)

何雨柱那辆黑色的四圈牌轿车缓缓停在胡同口,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他利落将车子停靠在前脚跟,动作娴熟得像是每天都要重复这个动作无数遍。

推开车门,他径直走向后备箱。

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老字号“兴源斋”排队买了三笼刚出锅的猪肉大葱包子。

豆浆也是现磨的,还冒着热气。

泡沫箱被他小心地抱在怀里,白色的雾气从缝隙里钻出来,在清晨的微凉空气里氤氲开一片暖意。

院子里的木工的电锯声戛然而止。

韩师傅第一个瞧见他,古铜色的脸上立刻绽开笑容,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处。

他赶忙放下手里的切割机,在裤子上蹭了蹭手上的灰,快步迎上来。

“何主任,您又来啦!”他声音洪亮,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感慨。

“这……这怎么好意思天天让您破费。”

何雨柱只是笑笑,将泡沫箱放在临时搭起来的工作台上:

“趁热,让大家伙儿都歇歇。”他说着,又从手包里拿出一条烟。

利落地拆开,先递了一包给韩师傅,然后给陆续围过来的工人们一一分发。

自从这处四合院开始翻新装修,他几乎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看。

每次来,手都没空过。

不是带着整条的香烟,就是时令水果,再不然就是各种点心吃食。

发烟的时候从不厚此薄彼,从老师傅到最年轻的小工,人人有份。

工人们围拢过来,纷纷道谢。

手上还沾着石灰粉的青年小赵,机灵地去屋里搬了几把折叠凳出来。

何雨柱摆摆手:“你们坐,我看看进度。”话虽这么说,他还是被韩师傅拉着坐下了。

韩师傅的儿子韩建军,用白色塑料袋裹着一个大肉包。

一口咬下去,丰腴的肉汁立刻溢了出来,他赶紧吸了一口。

含混不清地对旁边的父亲说:“爸,何主任这包子买得真地道,是兴源斋的吧?”

老韩瞪了儿子一眼,嫌他吃相不好,但转头对何雨柱说话时语气里满是感激:

“何主任,不瞒您说,我干了二十多年装修,见过的东家不少。

像您这么体恤我们干活儿的,真是头一遭。”

旁边几个工人纷纷附和。

他们长年累月在各个工地上奔波,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业主。

有的斤斤计较,有的吹毛求疵,有的虽然客气但透着疏离。

像何雨柱这样每次来都带着实实在在的心意,说话做事接地气,丝毫不摆架子的,确实罕见。

何雨柱掰开一个包子,热气腾腾:“大家辛苦,我这院子活儿不少,我这人又挑剔。

时不时就这里要改,那里要动的,还得靠各位师傅多费心。”

“您放心!”一个老师傅拍着胸脯:“就冲您这份心意,这活儿我们必须给您干得漂漂亮亮的!”

这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些工人干活越发卖力。

甚至自发地延长工时,不是何雨柱要求,而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想要精益求精。

墙角线对得比标准更直,油漆多刷一遍确保均匀,水电线路排得整齐利落得像艺术品。

韩师傅私下里跟儿子说:“给何主任这样的东家干活,心里舒坦。

不管多累,咱都要干好得对得起人家这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