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这盘棋,我接了(1 / 2)

第二日,他径直前往监察司,求见何川。

在何川那间阴森的公房里,洪玄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

当然,他隐去了自己与圣女的暗中交锋,只说在孙家发现了血莲教的线索,并推断对方可能会利用静王府作为新的据点。

“属下恳请大人批准,由属下深入静王府,一探究竟,将这伙邪教余孽,一网打尽!”

洪玄表现得慷慨激昂,一副为国除害的忠勇模样。

何川那张半死不活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等洪玄说完,才慢悠悠地开口。

“静王府的雅集,去的人,非富即贵。”

“你以‘玄一’的身份去,不合适。”

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样东西,丢在桌上。

正是那枚一面是“钦”字,一面空白的令牌。

“陛下想看看,他新得的这把刀,除了杀人,还会不会做点别的。”

何川的语气,依旧平淡。

“别让他失望。”

没有支援,没有指示,只有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压力,再次回到了洪玄身上。

“属下,明白。”

洪玄拿起令牌,躬身退下。

回到听竹小院,他将那枚空白的钦差令,放在桌上。

他需要一个新身份。

一个能光明正大走进静王府,与那些王公贵族、文人骚客坐而论道,却又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的身份。

他的神念,沉入令牌之中。

空白的背面,在他的意志下,开始缓缓浮现出字迹。

籍贯:江南道,清河郡。

出身:寒门。

履历:清河郡乡试解元,因家贫未能赴京赶考,后得贵人资助,游学四方,薄有才名。

姓名:李慕白。

一个才华横溢、略带傲气、又有些不谙世事的寒门才子形象,跃然纸上。

随后,他运转《千幻幽影诀》,身上的气息开始发生变化。

那股属于“玄一”的阴冷与杀伐之气,尽数收敛。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如玉的书卷气。

他的容貌,也发生了细微的调整,眉眼间,多了几分文人的清高与疏离。

三天后。

静王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云集。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下,洪玄一身月白色的儒衫,手持一把折扇,缓步而出。

他抬头看了一眼“静王府”三个大字,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他将请柬递给门房,门房看了一眼,又看了看他,眼中闪过一丝轻视。

但当洪玄将那枚刻着“钦”字的令牌,不经意地露出一角时,门房的态度,立刻变得无比恭敬。

“李公子,里面请。”

洪玄走进王府,穿过亭台楼阁,来到一处临湖的水榭。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文人雅士,三五成群,吟诗作对,好不热闹。

洪玄没有去凑热闹,只是寻了一个僻静的角落,自顾自地倒了一杯酒,欣赏着湖光山色。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将场内所有人的神情,都尽收眼底。

就在这时,水榭的另一头,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名身穿华丽宫装的女子,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正是静王最宠爱的侧妃,柳妃。

而当洪玄的视线,落在柳妃身后,那名同样身穿红衣,脸上带着轻纱的侍女身上时。

他的动作,微微一顿。

那侍女,也恰好向他看来。

四目相对,无声的交锋,已然开始。

水榭中的气氛,因为柳妃的到来,愈发热烈。

不少自诩风流的才子,纷纷上前搭讪,想要在美人面前,一展才学。

洪玄依旧安坐于角落,仿佛一个局外人。

他的注意力,全在那名红衣侍女身上。

那便是血莲教的圣女。

她竟伪装成静王侧妃的侍女,混迹于此。

好手段。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谁能想到,一个王府侧妃的贴身侍女,会是搅动天下风云的邪教妖首?

圣女也没有再看洪玄,只是尽职尽责地跟在柳妃身后,垂手而立,一副恭顺模样。

但洪玄能感觉到,一道若有若无的神念,始终锁定着自己。

这是在示威,也是在试探。

洪玄不动声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宴会的主人,静王终于现身。

他是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中年人,满面春风。

“诸位,今日雅集,能请到京中各位才子,实乃本王之幸。”

静王举杯示意。

“今日,我们不谈国事,只谈风月。本王出个题目,诸位可尽情发挥,佳作者,本王重重有赏!”

众人纷纷叫好。

静王清了清嗓子,缓缓吐出两个字。

“‘新生’。”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了片刻。

随即,文人们便开始交头接耳,摩拳擦掌。

这个题目,可大可小。

可以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也可以写枯木逢春,绝处逢生。

大有可为。

唯有洪玄,嘴角的那抹弧度,更深了。

新生?

好一个“新生”。

这题目,恐怕不是静王想出来的,而是他身边那位“柳妃”,或者说,柳妃身后的圣女,定下的。

这是在向自己宣示血莲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