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谕长歌(2 / 2)

古星河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身体微微颤抖。凉州也苦寒,但凉王治下,从未让治下百姓沦落到如此地狱般的境地!这里,是哪里?是天谕的边境?还是其他被遗忘的土地?

“看够了?”萧清璃不知何时也下了马车,站在他身边,火红的狐裘在灰暗的背景中异常醒目。她脸上惯有的慵懒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近乎漠然的平静。她看着眼前的惨状,眼神深处没有怜悯,只有一种洞察世事的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她淡淡地说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古星河耳中,带着一种残酷的真理。“走吧,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天谕,至少还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她转身,重新登上了马车,仿佛眼前的地狱图景只是路边的寻常风景。

古星河最后看了一眼那抱着死婴的妇人,那绝望的老翁,那篝火旁麻木的眼睛……一股比身体创伤更深的寒意,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他沉默地回到车上,车厢内温暖馨香,与车外的地狱仿佛两个世界。他闭上眼,车外的哀嚎与寒风却仿佛仍在耳边呼啸。

马车驶过界碑,进入天谕国境。仿佛穿过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景象渐渐有了不同。虽然依旧是冬季,但道路明显变得平整宽阔,两侧的田地虽然休耕,却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见荒芜。村庄的房舍虽然朴素,却坚固完整,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带来一丝人间烟火气。路上的行人虽然穿着厚实,但面色红润,步履间带着一种安宁的气息。

越往南行,越靠近天谕都城“天京”,景象越是繁华富庶。河流解冻,流水潺潺;官道两旁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声;城镇鳞次栉比,市井喧嚣热闹,充满了勃勃生机。与北境那片哀鸿遍野的死亡之地相比,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古星河被安置在萧清璃位于天京城外的一处别苑——“栖霞苑”。苑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景致清幽雅致。长公主并未限制他的自由,安排了数名伶俐的侍女和一位经验老道的内侍总管负责照料他的起居饮食。御医每日前来诊脉换药,各种名贵的补药、珍稀的食材流水般送来。在如此精心照料下,古星河的身体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外伤渐渐结痂愈合,内息也在缓慢地重新凝聚,虽然距离巅峰状态尚远,但已不再是那个濒死之人。

栖霞苑的日子平静得近乎虚幻。没有追杀,没有阴谋,只有日复一日的汤药、静养和窗外四季流转的风景。然而古星河的心,却从未真正平静过。凉州的惨剧,李虎兄妹的血仇,凉王父弟的处境,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他像一头蛰伏在华丽牢笼中的受伤孤狼,沉默地舔舐伤口,积蓄力量,等待着破笼而出的时机。他对萧清璃始终保持着疏离的戒备,这位长公主救他目的不明,态度更是莫测,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转眼,已是正月十五,天谕国的上元佳节。

傍晚时分,萧清璃难得地亲自来到了栖霞苑。她换下了一身华贵的宫装,穿着一身水红色绣折枝梅的锦缎袄裙,外罩一件雪白的狐裘斗篷,乌发简单地挽了个髻,斜插一支点翠步摇,少了几分长公主的威仪,多了几分少女的明媚娇俏。

“整日闷在屋子里,也不怕发霉?”萧清璃推开房门,带进一股清冷的空气和淡淡的梅花香气。她看着坐在窗边看书的古星河,凤眼微挑,“今日上元,天京城有灯会,热闹得很。随本宫出去走走,沾沾人气,也省得你整日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看着晦气。”

古星河放下书卷,看向她。灯火下,她明艳的容颜带着一种生动的光彩,与平日里慵懒疏离的模样判若两人。他本想拒绝,但想到连日来的沉闷,以及心底对了解天谕国都的渴望,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有劳长公主。”

萧清璃似乎对他的顺从很满意,唇角弯起一个愉悦的弧度。

马车驶入天京城,喧嚣的人声和璀璨的灯火瞬间将人淹没。古星河透过车窗望去,饶是他心硬如铁,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座城池仿佛坠入了星河!街道两旁,商铺楼阁,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精巧的兔子灯、憨态可掬的鲤鱼灯、栩栩如生的莲花灯、气势恢宏的龙灯……流光溢彩,争奇斗艳,将夜空映照得亮如白昼。街道上摩肩接踵,游人如织。孩童们提着小小的灯笼,嬉笑着追逐打闹;青年男女们盛装打扮,笑语盈盈,眉目传情;白发老者相携而行,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糖人、汤圆、烤栗子、桂花酒的甜香,还有燃放爆竹后的淡淡硝烟味,交织成一片浓郁而温暖的节日气息。

萧清璃兴致很高,带着古星河下了车,汇入人流。她似乎对这里极为熟悉,像一条灵活的鱼儿在人群中穿梭,不时停在某个卖糖画的摊子前,或是好奇地看看捏面人的手艺。她甚至买了两盏小巧精致的莲花河灯,塞了一盏到古星河手中。

“拿着,一会儿去放河灯,许个愿。”她狡黠地眨眨眼,“虽然你这人煞气重,说不定河神见了都绕道走,但试试也无妨。”

古星河握着那盏散发着暖光的河灯,感受着竹篾的触感和纸面的温度,看着眼前一片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再想到不久之前边境那片人间地狱,心中涌起一股极其复杂难言的滋味。这里的热闹、富足、安宁,与凉州边境的死亡、饥荒、绝望,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同在一片天空下,竟是如此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为何…边境…”古星河忍不住低声问道,话一出口又觉不妥。

萧清璃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她望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护城河,那里已有许多人聚集放灯。点点河灯顺流而下,如同落入凡间的星辰。“天谕,也非处处如此。”她的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只是…皇兄励精图治,治河修渠,鼓励农桑商贸,加上江南水泽丰沛,才有了这天京一隅的繁华。至于那些苦寒贫瘠之地…”她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转而道:“走吧,去放灯。”

两人随着人流走到河边。河面已被无数河灯点亮,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古星河看着手中温暖的灯盏,迟疑了片刻。许愿?他心中只有滔天的恨意和未报的血仇,何愿可许?最终,他只是沉默地俯身,将那盏莲花灯轻轻放入水中,看着它随波逐流,汇入那璀璨的星河之中。

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巨大的欢呼声,夜空中猛地炸开一朵硕大无比、流光溢彩的金色烟花!紧接着,红的、绿的、蓝的、紫的…无数绚烂的烟花接二连三地升腾而起,在墨蓝色的天幕上尽情绽放,勾勒出繁花似锦、火树银花的绝美画卷。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张仰望的笑脸,也照亮了古星河沉静如水的眼眸。

烟火的光芒在他眼中明明灭灭,映照出他心底那片无法被照亮的、属于凉州的血色荒原。这眼前的盛世欢歌,国泰民安,于他而言,不过是另一个世界的浮光掠影。他像是一个误入繁华的孤魂,热闹是他们的,他只有刻骨的寒冷和无尽的仇恨。

“好看吗?”萧清璃仰望着漫天花火,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柔和而朦胧。

古星河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那转瞬即逝的璀璨。当最后一朵烟花在夜空中黯然消散,只留下淡淡的硝烟味和满城的欢呼时,他收回了目光,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穿透了这虚假的喧嚣,直抵冰冷的现实:

“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