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义体科技(中)(2 / 2)

然而,现实却像是一把冰冷而迟钝的钝刀,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一点一点地、缓慢而残酷地磨蚀着他的意志和自尊。他发现,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些来看望他的抵抗派同袍,他们看他的眼神变了——从曾经的敬佩与平等,变成了难以掩饰的怜悯,从亲密的战友,变成了“需要特殊照顾的伤员”,一个不再具备战斗力的累赘。

米洛什无法接受这样的转变,他也不愿意接受这种被定义为“弱者”的身份。每一次剧烈运动后,他那副引以为傲的假肢内部,都会传来刺耳的摩擦声和过载的警告音,那冰冷的机械音符,仿佛无情的丧钟,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他,过去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已经成为了往日之影,再也无法触及。

即便是曾经最为熟练不过的格斗动作,那些刻入他骨髓、如同本能般的近身搏击技巧,现在的他也完成得无比困难。假肢的反应延迟,神经信号的微弱偏差,都让每一个招式变得僵硬而笨拙。最终,他崩溃了。

曾经的“阳光开朗”,那份与生俱来的乐观与自信,在无尽的康复训练、身体的异样感以及精神上的巨大落差中,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困在金属牢笼里的焦躁、愤怒与绝望。

他开始失眠,开始对身边的一切感到烦躁,不过半年,他便被诊断患上了严重的躁狂症,最终,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如同逃兵一般,毅然离开了那座疗养院,消失在夜色中。

如果说过去自己作为行动组长的“死去”,只是他人生轨迹上转变的开始——从一个战士到残疾人的转变;那之后发生的事情,则让他陷入了更加彻底的绝望与虚无。

在欧洲大陆上兜兜转转,漫无目的地漂泊了一年多之后,米洛什靠着从黑市获得的、大剂量药物的自我治疗,勉强治愈了自己的狂躁症,却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代价。

或许是因为身心俱疲,他最终来到了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一个古老而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试图在这里寻找片刻的宁静与庇护,远离战火与喧嚣。

然而,这份短暂的和平并未持续多久。没过多久,震惊全球的第六次中东战争,便以一种空前绝后的残酷姿态爆发,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这场战争,其残酷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地区冲突。尤其是在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和加沙地带阿什杜德的核爆,那两朵冲天而起的蘑菇云,不仅毁灭了土地,也彻底撕裂了人类社会最后的伪装,毁灭了人性。

核爆带来的冲击波和辐射尘埃,跨越地中海,让远在西西里岛的米洛什也震惊不已,他感受到了那份来自远方的死亡威胁。他所在的南部港口小镇波扎洛,作为地中海重要的战略枢纽,几乎每天都有数不完的满载军用物资的货轮,以及装满了中东难民的破旧轮船在这里出现。

港口码头永远人满为患,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味、海腥味以及绝望的气息。年轻的士兵们,眼中充满着迷茫与疲惫,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不知自己究竟为何要踏上陌生国家的土地,去参与一场看不清未来的战争;而那些疲惫、绝望的难民,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他们拥挤在一起,眼神空洞却又充满渴望,只希望能够获得哪怕一丝的帮助和庇护,逃离家园被毁的噩梦。

米洛什曾亲眼目睹过一群隶属于主动派的地方武装士兵,他们面无表情,眼神冷酷,粗鲁地将一整船的难民从货轮上驱赶下来,如同驱赶牲畜一般。随后,他们又将这些手无寸铁的难民分批次地装进了不同的、更加破旧不堪的渔船和货船里。一旦有违抗者,立刻就会遭到无情的殴打,棍棒与枪托落在身体上的闷响,在码头回荡。

这些士兵并非是要接收这些难民,更不是为了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而是要把他们当做活体器官的“运输器”——将他们运往那些隐藏在欧洲腹地的秘密人体器官交易市场。那是一场赤裸裸的剥削,一场在绝望中滋生的、毫无人性的“生意”,它将人类的尊严和生命,明码标价,随意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