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新式战舰(下)(2 / 2)

因此,空天战机驾驶员不仅仅只是坐在驾驶舱里简单地“驾驶”这台机器,他更像是这个复杂工厂的总工程师和首席技师。他需要深刻理解每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潜在故障模式及其相互影响,能够在极端故障发生时,凭借超乎常人的冷静与专业知识,快速诊断问题并执行应急预案。在浩瀚的太空中,往往没有第二次机会,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无论是微流星体造成的船体破损,还是太阳耀斑引发的能量波动,亦或是推进器在关键时刻的响应延迟,每一次危机都需要驾驶员的亲力亲为和直觉判断。

而一名空天战机驾驶员对这台机器所培养出的那种近乎于本能的“手感”——例如在某种特定轨道姿态下,某个推进器的微小响应延迟,或是武器系统在过载边缘的细微颤动——这种源自无数次模拟与实战积累的、难以言喻的宝贵经验,是无法通过冰冷的数据手册或理论教材完全传达的。

这是一种人机合一的直觉,一种将战机视为自身延伸的境界。这些宝贵的经验反馈给设计团队,可以直接转化为下一代战机设计上的创新与改进,从而节省数以亿计的研发和试错成本,极大加速了太空科技的进步。

因此,从更深层次来看,一名空天战机驾驶员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昂贵的消耗品”,更不是简单的操作员。他本身就是一个集生物科研数据、工程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是人类适应太空、驾驭太空的活体样本。

他的价值,是用他所能驱动的整个太空工业体系的进步——从资源开采到轨道制造,他所能保障的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从太空安全到宇宙资源分配权的争夺,以及他为人类迈向更远深空所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来衡量的。他们是人类文明向宇宙进发的先锋,是跨越星辰大海的活体信标。

事实上,除了空天战机驾驶员,其他三个类别里的诸多专业人才,有许多都是在两年前“鸾鸟”号飞船英勇守卫天宫站的那一次惨烈战役后,根据战斗中暴露出的短板与新兴需求,才被系统性地总结归纳并确立为正式专业方向的。

例如,属于太空医疗类的“近地轨道医疗兵”,他们必须掌握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紧急手术和辐射病治疗的独特技能;又如属于情报与感知网络型人才的“遥感与图像情报分析员”,他们负责在海量数据流中识别敌我目标、分析轨道碎片、并进行威胁预警。他们都将是未来太空部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是构成太空战力完整链条的关键环节。

只有提前做好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储备,方能在即将来临的、前所未有的太空作战中,拥有迎战强敌的底气与制胜的希望。

考虑到目前两艘新式驱逐舰的交付需求,以及近地轨道区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九头蛇”或其他敌对组织攻击的严峻威胁,首批服役于这些新型舰船的正规官兵,基本上都是两年制太空士官培训班的“速成生”。

他们从军校毕业后,几乎没有过渡期,便立刻会被扭送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日月湾太空港”。这座耗费了近五年时间,投入了难以想象的资源进行筹建到完工的新式航天基地,如今已巍然矗立,其规模与技术水平堪称全球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