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我的看法很简单,在ai叛乱发生后,以前的混合式指挥架构里,战略ai的辅助作用极其明显,在ai叛乱发生后,包括战略ai在内的学习强人工智能被禁用,在这种大前提下,一场规模以上的战役,单纯依靠海军进行指挥,不论是信息甄别还是作战方案的判断,仅靠当时的指挥部规模都不够了。”廖勇说,“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必须要扩大指挥部规模,如果再进一步扩大后,指挥部高层依旧由海军军官掌握绝对话语权,那才是陆军空军所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样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
“你是说,如果不执行大划分,最终的结果就是海军吞并三军?”诺埃尔问。
“是的。”廖勇点了点头,“杨老师和我说过,‘将陆海空三军,甚至更多军种统括起来,由单一指挥部基于战场总体形势下达命令进行指挥,也就是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期就提出的【联合作战】理论,是军事指挥学上必然的终点,但是在理论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理论以外的因素,比如说技术不足,又比如说军种本位主义,军事官僚体系的惰性等种种因素影响,最终难以得到完全且彻底的实践’,大划分的发生恰恰印证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所以,你打算在你的特遣部队里,实践一下这个理论?”诺埃尔看向廖勇。
“我想试试。”廖勇点了点头,开口说,“我始终认为,现在我军这种情况不是长久之计,早些年还能通过高频率的战争来保持军官的质量,由此弥补指挥体系上开倒车的问题,现在银河系公约已经签订,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以战养战,那么对体系进行革新就是必然的,而且,如果能将所有军种统合起来,之前布莱德阁下在的时候提过的很多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真不愧是学长的儿子,你这想法和你爸如出一辙。”诺埃尔叹了口气,“但是,你要知道,执行这种改革,得罪的人可不少,想要实现,必须要有绝对的威望和权力才能做到,这就意味着,你恐怕得走上一条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的道路,并且如果成功了,你恐怕也会被按在一个绝对的高位,余生恐怕都开不了几次战斗机了,就算如此,你也要坚持执行这种改革吗?”
“……我会。”廖勇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开一辈子战斗机,这确实是他的夙愿,毕竟廖勇是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欢驾驶战斗机在空中驰骋的感觉。他也知道,以他的天赋,如果真的将自己的生命投注在驾驶战斗机上,那人类确实会多一个传奇级的战斗机飞行员。但是,人类这么多年下来,并不缺这么一个战斗机飞行员,可如果再不择机进行改革,那么人类很有可能,就要从银河系的种族之林中消失了。
“真是难得。”诺埃尔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只不过,你选择从基层做起也确实有一些优势,从基层升起来,你的名望要比走军部路线升起来的高很多。”
“嗯。”
“只不过,现在就你提出的这套内容,我还是有点意见的。”诺埃尔话头一转,“你这套模式里的空军战术,就我而言,还是有点太专用化了。”
“专用化?”廖勇一愣。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平叛结束后,我会在报告里着重提到特遣部队的作用,并且建议各军区至少筹备一支类似但是规模更大的部队。”诺埃尔对廖勇说,“我现在让你组建的这支特遣部队确实是为了夺回数据核心的,但是,我看了你这段时间提交的所有报告,你提到的特遣部队在规模级战役中起到的作用,尤其是活化参战兵力的流动性这一点,我认为很有道理,是值得向全军推广的。”
廖勇完全没想到诺埃尔居然有这种决定,因此一时间愣住了。
“所以,你的空军战术就得调整一下。”诺埃尔知道廖勇暂时没反应过来,专门等他回神之后才继续,“现在你的空军战术高度强调大气层突破,在现在的作战条件下确实是足够了,如果未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并且战场环境进一步复杂化,你有更进一步的准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