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郑伯克段于鄢(下)(2 / 2)

\"所以景王他...\"

\"景王殿下若敢压价,便是与陛下争利。\"陈恪弯腰拾起锦囊,轻轻掸去灰尘,\"况且...\"

他话未说完,廊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高拱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个满脸焦急的小太监。

\"殿下!\"小太监扑通跪下,\"景王府的人在西市开了家''玉容坊'',香皂只卖一钱银子一块!咱们的铺子...半日没开张了!\"

裕王脸色煞白,手指紧紧攥住陈恪的衣袖:\"子恒,这...\"

陈恪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被拽皱的袖口:\"高阁老,您看《春秋》这段''郑伯克段'',是否正应了眼下情景?\"

高拱灰白的眉毛猛地一抖。

他突然明白了陈恪的算计——景王这是要学共叔段,而陈恪竟是要引君入瓮!

\"好一招''欲擒故纵''!\"高拱脱口而出,随即又板起脸,\"不过商贾之事,终究有损天家体面。\"

陈恪笑而不语,从怀中取出一本账册递给裕王:\"殿下不妨看看这个。\"

账册扉页上赫然写着\"广惠录\"三个大字,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月某日,裕王府施粥若干石,赈济流民若干人。最新一页墨迹未干,记载着三日前在永定门外设棚施药的事迹。

\"这是...\"

\"臣内子常乐的手笔。\"陈恪轻声道,\"自香皂生意开张,每月利润的一成都用于赈济。如今既有人要抢生意,不如将利润再拿出两成,以殿下名义广设粥厂。\"

裕王瞪大眼睛:\"那不是更亏了?\"

\"非也。\"陈恪摇头,\"景王与民争利,殿下兼济天下。两相比较,孰优孰劣?\"

高拱突然抚掌大笑:\"妙!妙啊!\"他难得地拍了拍陈恪的肩,\"徐华亭说得没错,你小子果然是个''琉璃猴子''!\"

阳光渐渐西斜,将三人的影子投在青砖地上,如同皮影戏中纠缠的剪影。

陈恪望着远处宫墙的轮廓,心想这紫禁城的风云,终究逃不过\"对比\"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