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开始了码字,不过在码字之前却先整理了一下千织的情况。
千织其实和自己很像,但也不一样。
千织的父母真的可以称为国民好父母,不束缚千织,尊重千织的个人意愿。
如果家是避风港的话,千织的父母真的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和青川心底那因为童年情感冷暴力导致的情感饕餮不同,
于千织来说,她对情感的追求在小时候就已经被父母满足了,千织对于情感其实并不迫切,接近‘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只不过千织虽然在家里是安全的,但是在外面就不一样了。
家里的温暖带给千织的,不仅仅是对情感需求不旺盛这一个点,同时也给了她那倔脾气的底气。
这点在在小千织很小的时候就有所体现了,非常执著于正确的‘理’,甚至因为不允许插队而被师父逐出师门,坚持自己的想法气跑了老师。
其中,逐出师门和老师对于千织的标新立异不满的态度是对千织性格构成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点。
自己坚持的想法招到了周围人的反对,一般人大概会觉得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是千织坚信自己没问题。
而没有问题却招到了自己老师们的敌意还有不满,对于千织来说,我没问题你却对我散发负面态度,那也就不能怪我对你也负面态度了。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对抗,你对我不好,那我对你也不好。
但是小千织遭遇到的这种事情真的太多了,这也就导致她对于压制自己想法的存在都充满敌意。
这个点在原剧情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
当年因为拒绝权贵插队被踢出师门,轮到了自己当店长了,那就把插队的权贵充满敌意的丢出去。
并且因为和自己那些师父交流无果,所以对于无法交流的人便懒得交流,也不愿意交流。
千织活的很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