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规模城市化,家族分散,尚武风气的衰落!(2 / 2)

朱棣觉得,到了那个时候。

大明的军制应该也要进行改变了。

【当然,宋代的经济也和养兵的国策相辅相成。】

【因为古代的钱,要由国家铸造发到公职人员手里,然后通过公职人员消费,流通到整个市场。】

【因此,全国各地的军队,成了宋朝金融向全社会放水的开闸。】

【换句话说,一个地方的驻军越多,当地的经济往往就越发达。】

【也是首都汴京的繁华,除了离权贵阶层最近,也和首都的禁军人数多有很大关系。】

【而城市化带来的最革命改变,是朝廷对基层管控的增强。】

听得这里。

历朝历代的众多皇帝瞬间精神一振。

看向高空玄幕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在华夏古代,受限于交通及通信等方面的限制。

基层管理问题一直是各个王朝的问题。

例如皇权不下乡,就是最直接的写照。

故而。

对于有关增强基层管控的事,他们非常有观看兴趣。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宋代以前的汉唐,由于官府强制用户籍把人固定在田里干活,人们只能活动在农村地区。】

【然后土地兼并发生,进而产生以姓氏和宗族为纽带的大豪族。】

【而这些宗族之间,关系往往很团结。】

【比如刘备都家道中落了,他的宗族还是愿意扶持他出门读书。】

【看起来就是家族兴旺,互帮互助,但对当地官府来讲,是非常难以管理的。】

【道理也很简单,你带100人去乡下收税。】

【结果刘秀嗷嗷一嗓子,几千个姓刘的拿着刀出来武装抗税了,请问此时你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跑啊?】

看着眼前的玄幕。

历代不少的基层收税官员脸泛苦笑之色。

他们都曾经遇到类似情况。

要收地方豪强宗族的税,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当然。

后世之人说的这种武装抗税的极端情况,并不会太常见。

尤其是太平盛世,敢这么干的还是少。

更多是各种偷税漏税的阴招,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而宋朝不一样,由于城市化的冲击,宗族里的年轻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进城干更挣钱的营生。】

【而越多的青壮年进了城,乡村的宗族就越难形成门阀对抗官府,进而官府就越容易掌控乡村。】

【同样的,进城的年轻人失去了乡村的宗族保护,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武装抗税的底气。】

【也就意味着,更容易成为妥协、受欺负的小民。】

弹幕飞出——

【说白了,这就是社会的原子化过程。】

【打破宗族抱团取暖的局面,分而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