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难以跳出!历史是个不断循环的圈?(2 / 2)

【建立新的王朝后,却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轮回。】

【又是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循环往复。】

【新王朝建立,因为战争消灭大量人口,荒地较多。】

【所以新王朝鼓励农工休养生息,经济繁荣。】

【最后又是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循环往复。】

【每一个王朝的建立者,虽然在初期尚能打击土地兼并,维持农民的权益。】

【但是久而久之,随着政权能力的下降,和新一代官商阶层的形成,以前的轮回又会再次上演。】

如何消除?

各个朝代的皇帝,皆是眉头紧锁。

既然是问题,那就需要解决办法。

可是这是一个长达几百年时间的问题。

即便是再励精图治的皇帝,也只能定下当下的国策。

当朝后世但凡出现一个昏君,一切便会前功尽弃。

立国如针挑土,毁国如水冲沙啊!

【那么,土地兼并为何在华夏古代史上始终无法消除呢?】

【它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存在呢?】

【通俗地讲,土地兼并就是地主利用各种手段,将农民的土地兼并,让农民成为无地的无产者。】

【这些游民没有土地后,要么作为佃农依附于地主,帮地主打工。】

【要么就沦为游民,成为王朝的不稳定因素。】

【虽然土地兼并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用经济手段进行兼并。】

大清时空位面。

雍正神色凝重:

“当年,圣祖仁皇帝废除了多尔衮跑马圈地的政策,将圈地全部归还,并且永不再圈。”

而土地兼并这个问题,确实是令人头疼。

底层百姓的土地和地主的土地。

向来便是一笔糊涂账。

“当年圣祖仁皇帝几次丈量全国土地,结果每次报上来的都是些虚假数字!”

雍正拳头紧握。

说到底,还是地方豪强与官员沆瀣一气。

上欺朝廷,下压百姓。

所谓皇权不下乡,这便被他们用了障眼法。

最终使得底层人民越来越压抑。

富有的越来越富有,贫穷的几辈子都翻不了身。

这样下去,大清的百姓迟早也得起义!

“铲除弊政,推行新政,必须速速落实!”

雍正目光炯炯。

【或许有人问,农民怎么会傻到将土地全部卖给地主呢?】

【毕竟钱是死的,土地是活的嘛。】

【地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财富,地主要是按照市场价收购地,要花多少钱?】

【没错,在风调雨顺的时节,土地兼并往往不会大规模发生。】

【但是一旦遇到天灾,那就不一样了。】

【一旦天灾来临,地主由于家大业大。】

【自己生产的粮食虽然减产,但养活自己一家子完全没有问题。】

【就算不够,还可以从未受灾的地区购买粮食。】

【而普通的农民,由于土地和钱比较少,一旦收成不好,就很快陷入饥饿的境地。】

【那么面对窘境的农民,要想生存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作为流民逃到外省乞讨为生,二就是向地主借钱借粮。】

【只要是正常思维的农民,都会选择后者。】

【但是借钱,从来不是没有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