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看着玄幕中的众多弹幕,忽然想起了郭解这个人。
细数此人生平,确有取死之道。
游侠一贯逍遥法外,以武犯禁。
可他的大汉不需要游侠来行侠仗义,一切行为自有朝廷去量夺。
类似郭解这样的游侠,目无朝廷法纪。
只凭自己的好恶行事,是危害中央集权和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必须要铲除!
而且不仅是郭解,凡是那些目无法纪的游侠都要铲除。
他的王朝,不允许有这种挑战朝廷权威的人存在。
否则,如果大汉百姓纷纷效仿。
那天下岂不是毫无法度可言?
【那司马迁这么记载,是因为他瞧不上卫青、霍去病吗?】
【打个比方,历代都会纪念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建设,但唯独秦代参与修建的劳工不会。】
【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建功立业的时代,恰恰是汉朝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的时代。】
【当时就流出来一个民谣,生男莫喜,生女勿悲,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毕竟从百姓角度换位思考,啥大将军啊?不就是靠皇后吗?】
【要我说还是得走后门,生得好他就不如人嫁得好啊!】
【所以史记的小曲笔代表了那个时代人民对苛税徭役的不满,卫青、霍去病自然是被骂的挡箭牌。】
弹幕——
【太真实了!】
【卫青、霍去病是外戚没错,但确实有真本事啊。】
【两人的功劳都是自己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有卫子夫的关系只是契机,不是决定性因素。】
【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外戚,哪个皇帝不喜欢?】
【从东汉时期才开始好起来的,后世才逐渐理解他们的功绩。】
大汉时空位面。
卫青看着弹幕上对他的一条条讨论,脸色平静。
史书中的功也好过也罢,都抵不过岁月给人的公正评价。
很显然。
在几千年后的华夏之人眼中。
他与霍去病并非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庸碌之辈。
并且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对的,为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此便够了。
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他又何须放在心上。
【当然,除了这种体现人民不满的记载,史记也有司马迁本人对于某个人物的偏爱。】
【比如用悲剧手法描述了李广的一生,可能跟他们都是从秦朝留下来的贵族有关系。】
弹幕——
【不止如此,司马迁的老婆是李广外孙女,那是亲戚关系。】
【李广确实惨,迷一次路,被人说一辈子。】
【马邑之围,汉武帝给过李广机会,他自己没能力把握住。】
【实话说,李广精于骑射,但是不善于大规模领军作战,还是个人能力不足。】
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看着那几条评价李广的弹幕,心中颇为认同。
马邑之围是他为了重创匈奴主力而筹谋的一次战争。
如果成功,就能将匈奴打得元气大伤。
没想到最终却因为提前走漏消息而未能成功。
虽然不能全怪李广,但李广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确实平庸。
已经来到了距离汉军包围圈很近的位置。
但汉军没有及时应变,最终让匈奴主力大军跑掉。
而如果当时换了是卫青指挥,刘彻相信是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