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战争,希特勒是极端狂热的。】
【他接受不了战争有时出现的温情和人性。】
【1914年圣诞节,德英两军在无人区相遇,他们互相握手并同唱圣诞歌。】
【希特勒很反感这种自发的友好姿态,他说战争中不应该有这些东西。】
【而另一件让希特勒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德意志的战败。】
【希特勒的战友们都知道,只要散布失败主义者言论,不论真假都会惹恼希特勒。】
【只要他们一说德意志即将战败,希特勒绝会坚决驳斥。】
【“战争是不会失败的!”,希特勒常常这么说。】
【但随着战局愈发不利,希特勒也变得消沉起来。】
【他经常几个小时一言不发,然后突然站起来自言自语。】
【1918年十月,希特勒的好运被划上了句号。】
【在一次毒气袭击中,他的眼睛短暂失明了。】
【他只能像个盲人一样摸索着,跌跌撞撞地走向急救站。】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德意志已经战败。】
【整个国家深陷于革命与萧条之中,被战胜国肆意欺凌宰割。】
【这与希特勒参战时所期待的完全不同!】
【一战没有让德意志走向辉煌,反而让其坠入深渊,希特勒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经过一战洗礼,希特勒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发现自己在战争中已经拼尽了全力,数次陷入生死危机,却依旧无法对全局带来哪怕一丁点的影响!】
【感受到一个人在战争中的微不足道,希特勒决定投身于政治。】
【他终于明白,只有站在领导万民的高位上,才能真正影响德意志,乃至于世界!】
古人看到这里,尽皆有些默然。
对于此种局面。
他们早已在一幕幕王朝末年中见过数次,又哪里是一个普通的军卒能够改变的?
“唉,倒也是一个有志之士。”
“虽然对于希特勒本人不好评价,不过他那一腔报国的热忱之心毋庸置疑啊!”
“经常遭受周围国家的欺凌,这心理很难不扭曲啊。”
“扭曲又能怎样?他一无势力人脉,二无家世背景,就算有影响也有限!”
“可是……他好像确实成了皇帝,真是奇了怪哉,莫非这也是那大明太祖一般的人物?”
“……”
希特勒的心境或许变化很大。
可最引人好奇的还是这样一个人。
究竟是如何做到人君的?
【1919年9月12日,希特勒从陆军部接到一份任务,要他作为卧底调查一个叫做德意志工人谠的组织。】
【事情进展比较顺利,希特勒竟很快当上了这个组织的老大。】
【并发现壮大这个组织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于是他将其改名为民主社会自由工人谠;纳萃二字,是他德语首字母的缩写。】
【在这里,他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天赋,那就是用演讲去煽动操控民众。】
【在纳萃走向更高权力舞台的过程中,希特勒的个人魅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普通民众,他总会用最能吸引人的故事语句抓住人心。】
【对于文化较低的工人及退伍老兵,他很少说自由相关的空洞口号,而是许诺工作与尊严,引导他们向鱿太人发起仇恨。】
【在同僚眼中,他是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用旺盛的激情投入到无日夜的工作中,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影响了身边不少人。】
画面中。
希特勒衣装笔挺,口中振振有词。
演讲节奏跌宕起伏。
用强大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看着台下民众一张张渴望而憧憬的神色。
皇帝们表情逐渐严肃起来。
……
大明时空位面。
“这个希特勒倒是够聪慧 ”
朱元璋嘴里咂砸了两下。
百姓二字,自古复杂。
就如同江河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能将其拧成一股绳,那便是股极为强大的能量。
因而历朝历代,对于民众的管控都相当严格。
毕竟一个不好,便可能动荡国祚!
对此。
起于草莽间的他再清楚不过了。
老朱沉思片刻后,突然开口道:
“想必这条视频出现之后,民间会出现更多生有异心之人……”
“故而自今日起,一定要严查天下间那些煽动百姓的活动,特别是信息传播频繁的地方,诸如茶馆、戏台之类。”
“若真查到了这些悖逆,即刻昭告天下,诛其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