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军动,震惊连连(2 / 2)

有这般车队,何愁粮草转运不济?

原本还有些担心粮道漫长艰难,此刻竟莫名安定了不少,看向魏叔玉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深意。

这混小子,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

然而震惊还未平息,另一幕景象再次冲击着所有人的视觉。

随着侯君集一声令下,大军主力开始依次开拔。

轮到魏叔玉的护卫队开动时,华丽的场面再次沸腾!

只见约莫两百名勋二代们,齐刷刷翻身上马。

他们并非普通军士打扮,而是一水的亮银明光铠。在晨曦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

至于座下战马,竟全是清一色的白色骏马,马鞍、辔头皆装饰精美,却又不失实用。

更令人侧目的是,年轻勋二代们虽然有些稚嫩,但队列整齐、动作划一。

他们策马护卫在魏叔玉两侧,银甲白马,与玄甲黑马的魏叔玉形成鲜明对比。

“那是…我家的庶三子?!”一个勋贵惊呼。

“还有我家的老五!他…他们何时有了这般气象?!”

“白马亮银甲…这…这得花费多少?魏驸马竟将他们装备至此?!”

“岂止是装备!你看他们的阵型,绝非乌合之众!”

勋贵大臣们彻底不淡定了。这些平日里在长安城遛狗斗鸡、不太起眼的庶子们,此刻竟显得如此英武不凡!

虽然深知可能是“银钱”堆出来的效果,但这视觉冲击力实在太强!

百姓们更是看得目瞪口呆,欢呼雷动,将他们视为大唐强盛与华丽的象征。

李世民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既感欣慰,又有点哭笑不得。

混小子,真是啥时候都不忘显摆。不过这副卖相,确实提振士气!

就在大军即将全部出动,李世民准备返回宫城之时,异变再生!

金光门外大道两侧,早已是人山人海。

忽然从人群各个角落,涌出大量的身影!

他们身着劲装、背负行囊,手持各式兵刃。虽无统一军服,但个个眼神锐利、身形矫健,一股彪悍之气扑面而来。

这些人并无组织,却仿佛约好了一般,齐刷刷地朝着魏叔玉车队的方向涌去。

口中纷纷呼喊着:

“魏驸马!吾等关中游侠儿,愿随驸马西征,护我大唐商道,扬我国威!”

“驸马爷!带上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山五十州!吾等愿追随魏驸马,建功西域!”

声浪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足有上千人之多!

他们目光狂热地看着马背上的魏叔玉,仿佛在看一座神明。

城楼上,李世民与众大臣彻底惊呆了!

关中游侠,历来是朝廷又爱又恨的一股力量。

他们个人武勇、轻生重义,却往往不服管束,快意恩仇。

如今,他们竟自发的追随魏叔玉?而且听其口号,竟是因魏叔玉那首,不知何时流传出去的“男儿何不带吴钩”?

这首诗…李世民自然也听过,当时只觉得此子志气不小。却万万没想到那首诗竟在民间,尤其是在游侠儿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号召力!

魏叔玉自己也是一愣,仔细想想也就觉得再正常不过。

最近几年,他与勋贵们在西域建了大量庄园。缺少劳动力的魏叔玉,自然将目光放在白胡人身上。

魏叔玉从关中招了些游侠,去看守白胡奴隶,效果出奇的好。

成为小吏的游侠,心里对魏叔玉自然是无比的尊敬。

他勒住马头,面向群情激昂的游侠们:

“诸位豪杰壮志,魏某感佩!西域广阔,正需我等好男儿共襄盛举。既愿同行,便需遵我军令。不得恃强凌弱,不得骚扰百姓,可能做到?”

“能!”上千游侠齐声怒吼,声震四野。

“好!那就跟上队伍,自有参军为你等登记造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魏叔玉大手一挥,自有手下军官前去引导安排。

这一幕,再次深深震撼城楼上的众人。李世民目光深邃,看着城下指挥若定的女婿,心中五味杂陈。

大军终于浩浩荡荡地启程了,庞大的四轮马车队、银甲白马的勋二代护卫、以及自发追随的上千游侠,构成了西征队伍中一道独特而震撼的风景线。

渐行渐远。

城楼上的人渐渐散去。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魏叔玉庞大的车队中,一辆标注着“医药用品”的四轮马车内,三个娇小身影正小心翼翼地透过缝隙观察着外面。

“走了走了!总算混出来了!”程铁环拍着胸脯,长舒一口气,脸上满是兴奋的潮红。

“嘘!小点声!”武媚娘竖起手指,美眸中闪烁着紧张与刺激的光芒。

“要是被驸马爷发现,非得把我们送回去不可!”

魏小婉则有些担忧地摆弄着衣角:“我们这样偷偷跟来,真的好吗?锅锅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而且西域那么危险…”

“怕什么!”程铁环豪气地一扬下巴,“有我们在,还能帮衬着点魏大哥呢!再说了,待在长安多无趣!”

武媚娘眼中则掠过一丝更深的思量,她看着车外远去的长安城墙,轻声道:

“西域…或许有更大的舞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