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炮声隆隆,直线距离十余里的镇南关(安南人称之为南关)内,所有人俱是惊诧不已。
这是哪来的战事?
怎么会有如此猛烈的炮声?
不仅仅是关内的士兵,连带关后方的百姓,都十分惊惧。
守军枕戈待敌,严阵以待,可是,不到一个时辰,一切都归于沉寂。
一夜无事。
第二天,仍旧无事。
第三天夜晚,当所有人放下警惕心理之后,意外发生了。
意外,发生在镇南关内的参将府
深夜,几个不速之客,悄然闯入。
“杨参将,久违了。”
……
临近子时,万籁俱寂,参将府的书房却摇曳着莹莹灯火。
镇南关守将杨杰,先祖出身太原杨氏,辗转千载,他的家族却早已扎根八桂大地,成为地地道道的广西人。
镇南关,原名雍鸡关,两千余年名称多变。
大明开国不足百年,镇南关便从洪武朝的鸡陵关,变为永乐朝的镇夷关,最终宣德年间,又改成镇南关。
镇南镇南,不知是否是针对金鸡山外的所谓“大南”。
由于蓝山叛乱不过三十余载,眼下镇南关关防并未废弛——至少面对所谓南天中华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南关隘归广西都司直管,正三品参将,足以说明大明对这个南方“小强”的重视。
杨杰并非颟顸之人,早在安南有变时,他便飞书报送朝廷。
此次南关外的炮声,也让他很是警惕。
可关外不远处即名为藩属的敌国,派人查探,容易落人口实,所以杨参将也只好严加戒备。
可他仍旧宿不能寐,这天夜晚,他正在挑灯研究地图,突然,冥冥中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
直到听到刚才那声音。
“嗯?”
杨杰本能地回头,猛然间,脖子却传来刺骨的凉意。
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人,手持雪亮的长剑,神情冷漠地盯着他。
“你,你……”杨杰大脑有点乱,这是怎么回事?
堂堂参将府,怎会发生如此荒谬的事?
似是看出了杨杰的想法,黑衣人“嗖”地一声收起了长剑。
一道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传了出来:
“杨将军,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毕竟是高级武官,而且不是两京勋贵子弟那样的酒囊饭袋,杨杰很快回过神来,他并未呼救,而是冷冷盯着眼前黑衣人,厉声问道:“你是谁?有何贵干?”
黑衣人突然笑了:“杨将军不试试叫人吗?”
“处变不惊、遇事果断。不愧是我大明参将。”
杨杰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他当然想喊人,可他知道,眼前这个人,连守备森严的镇南关,铜墙铁壁的参将府都进来了。参将府位于关城之中,四周高墙环绕,他能进来,显然不是一般人。
此人未必有恶意,如果是行刺,完全可以第一时间下手。既然不是行刺,显然是有事,有事就有的商量。
而且看他有恃无恐的样子,似乎也并不在意自己接下来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