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商海翻涌,博弈升级(2 / 2)

“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我站起身,目光沉静如水。

我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市文广旅局办公室吗?我是‘非遗共生联盟’的负责人林致远,我想预约一次拜访,关于一个全新的非遗产业扶持试点计划。”

挂断电话后,我望向窗外的夜色。

风暴,才刚刚开始。

站在市文广旅局接待大厅的玻璃门前,我整理了下衣领,心里却并不平静。

这次拜访,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我早就在计划中的一颗“棋子”。

火种平台在非遗文化推广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而这些成果,正是我们争取政策扶持的最佳筹码。

接待我的是局里一位年轻干部,姓王,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得体,谈吐利落。

他带我走进会议室时,几位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已经坐在那里等待。

“林先生,关于‘非遗产业扶持试点计划’,我们很感兴趣。”王主任开门见山,“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足够的数据支撑和可行性分析。”

我把带来的平板电脑打开,调出火种平台近一年来与非遗相关的所有项目数据:从合作匠人数量、产品销售额、用户互动量,到文化传播指数、社会影响力评分……每一页数据都经过谢明远和团队的反复核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

“我们不仅是在做商业,更是在守护一种即将消失的文化记忆。”我说这话时,语气不重,但眼神坚定,“每一个订单背后,都是一位匠人的坚持,一个家庭的希望。”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

片刻后,一位年长些的科长开口:“你们的数据确实不错,但政府资源有限,如何确保扶持资金能真正落到非遗传承人手中?”

我笑了笑,递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执行方案。

“我们可以建立双向监督机制,每一笔补贴发放前,由我们平台初审,再由贵局复核。同时设立专项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并对外公示使用明细,接受社会监督。”

这一番话显然打动了几位负责人,王主任频频点头。

会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达成了初步意向——市文广旅局将在下一季度财政预算中,优先考虑将非遗电商纳入扶持范畴,并推动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政策落地。

走出大楼时,天色已晚,街道上的灯光在雨后的水洼中折射出斑斓色彩。

我拨通谢明远的电话:“怎么样,那边进展如何?”

“林哥,好消息!”谢明远的声音透着兴奋,“刚刚传来消息,几家核心供应商已经重新确认了合作意向,而且有两家还主动提出了延长账期的建议!”

我嘴角一扬,正要说话,突然听到电话那头一阵急促的键盘敲击声。

“等等,林哥……”谢明远声音一变,“我这边发现了一些异常数据,好像有人在伪造交易记录。”

我的心猛地一沉。

“详细说。”

“系统监测到一组高频访问ip,集中在凌晨时段,模拟大量虚假购买行为,试图干扰我们的ai推荐模型……如果让他们成功了,用户的浏览和购买路径会被彻底打乱。”

我握紧手机,指节微微发白。

“他们在数字战场动手了。”

“没错。”谢明远低声说,“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市场竞争了,这是想通过算法操控市场情绪,把我们逼入绝境。”

我深吸一口气,

“那就让他们看看,火种的算法,不只是冰冷的代码。”

挂断电话后,我站在路灯下,望着前方漆黑的夜幕。

风暴,真的来了。

但这一次,我不再只是被动迎战。

我,要亲手点燃反击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