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翻开日记,刚写下“银蕨孢子到了,带着南半球的光”,就看见竹篮里的孢子突然动了——它们聚在一起,慢慢落在北极柳的芽尖旁,淡绿光和蓝光碰在一起,竟在土面上拼出了片小小的银蕨叶形状。旁边的苔藓银线也凑过来,绕着叶形转了圈,像在给它画边框。
“向日葵在看它们呢!”朵朵指着田埂边的向日葵,花盘正朝着竹篮的方向,暖黄色的光洒在竹篮上,把淡绿、淡蓝的光都染得软乎乎的。苏晴笑着在日记里添了句:“花田的家人,又多了一位。”
夜色更浓时,花田上空的光带更亮了。淡绿的银蕨光、淡蓝的柳叶光、淡紫的风信子光,还有苔藓的银光、向日葵的暖光,缠在一起绕着地球转,像条会发光的项链。监测站的屏幕上,各地的信号都在同步跳动:北极的冰面在闪,太空站的风信子在晃,新西兰的银蕨丛在摇,而花田的竹篮里,银蕨孢子已经开始冒细小的绿芽,芽尖蹭着北极柳的芽尖,像在说“以后我们一起看太阳”。
苏晴抬头望着星空,能看见光带顺着星星的方向延伸,一直到很远的地方。风里又传来新的声音,很轻,像远方的孩子在笑——她突然想起新西兰邮件里说的,那里的孩子们正等着花田的消息。或许过不了多久,手册上的光带,还会连到更多地方,连到更多带着期待的角落。
她在日记的最后画了颗星星,旁边写着:“今天,花田的光,又照亮了一段新的路。而明天,会有更多的小生命,顺着光来赴约。”
田埂边的向日葵还在轻轻晃,暖光顺着光带飘向星空,像在给远方的朋友“寄”去花田的温度。竹篮里的银蕨芽尖,已经开始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转,和北极柳、苔藓一起,等着明天的第一缕阳光——那会是它们在花田,一起迎接的第一个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