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素醒酒冰(2 / 2)

从姐姐那儿拿来的咸鸡咸鸭实在是太多,眼下每隔两日王秋兰就要切一些与饭一块炖了。

今日炖的是腊肉豌豆饭。

腊肉将每一粒米都浸得油汪汪的,又混着青色的豌豆,色香俱全。王秋兰自然不忘给姐妹三人的碗中都添了锅巴。

腊肉切得极薄,半肥半瘦,那一点儿油都被炖得融进了饭里,香儿不腻,吃时定是要三种混在一块才行。

饱满的米粒裹着豌豆与腊肉,米粒的软,豌豆的粉糯,腊肉的咸香,锅巴的香脆......缠在一块,滋味无穷。

自然也是少不了那一口凉拌琼枝。

拌好的琼枝与黄花一样脆,嚼起来咯吱有声。过了凉水又混着醋的酸劲,一口下去冰凉鲜脆,比热菜多了几分爽利。

头顶的槐花树还剩没几簇槐花,但绿叶多,遮天蔽日的。一顿午食下去,吹来的风带着槐花味,还有令人发困的懒意。

张仁白是掐着时辰去隔壁铺子的。

三天两头地往旁边溜达,他已经完全掌握卫锦云的作息。

用完午食,必是要与祖母妹妹打半个时辰的盹,而后起来忙点心的活计。他进去时,卫锦云正在用笼布往大碗里挤熬煮过的琼枝液。

琼枝浸过淘米水后,用石臼捣磨,再混些醋去腥,熬煮半个时辰就能出浆。卫锦云昨日收摊要了三斤桑葚,六月底的最后一片桑葚在树上被曝晒着,已经熟得发紫,甜味袭人。

自然,也要捣碎混进去一块同煮。

紫色的琼枝液倒入卫锦云每日收摊晚间新刻的模具,隔水被浸在刚打上来的井水中放凉。

“我走进这个院儿,都不知往哪里站,哪哪都雅。”

张仁白不知用什么话语率先开口,想了一阵,蹦出这么一句,引来卫锦云姐妹一片笑声。

他有些尴尬,自顾自继续说道,“今日这里少了孟哥儿,怪不习惯的,赵婶带着他聘讼师去了。”

“张公子铺子里忙,怎的还有空过来,点心我昨晚会替你送去。”

卫锦云揉薄荷夹糕,两个妹妹就帮着她将茉莉花糕按进模具。这样和谐的光景,看得张仁白想当场作诗一首。

“你那薄荷夹糕味道也好,我想着买两块放铺子里头。”

相对于茉莉花糕,张仁白更喜欢吃薄荷夹糕,嚼起来软糯,还能拉长。昨日的那点试吃,大部分进了他的肚。

“价钱是相同的。”

卫锦云拿刀切了一块刚出屉的递给他,“就照着契约来。二十块茉莉花糕,十块薄荷夹糕,如何?”

“好啊好啊。”

张仁白嚼着热乎乎的糯叽叽,“美滴很美滴很......今日又在做什么好东西?方才倒出的汁液,温润如玛瑙。”

“张公子带两块回去试吃,不就知晓了。”

“好啊好啊!”

感谢爹娘将文房四宝店开在这里。

相对于每日六十块的茉莉花糕,卫锦云只做了一半的薄荷夹糕。新品这东西,要慢慢上架,精而不多,才能让人念念回响。

她与两位妹妹吃了两块西瓜,便推着车继续去府学的门口。

不等她将车停下,就已经有人上前买糕。

“卫小娘子选得地真好,往常这午后,买我鸡蛋饼的人可没那么多。”

待卫锦云卖出去十多块喝水的间隙,钱娘子便在打趣。她给姐妹二人摊了个鸡蛋饼分着吃,摆手死活不要钱。

为了报答这鸡蛋饼一恩,卫芙菱替她吆喝了几句,引来了好几个生意。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卫芙蕖眼尖,远远就瞧见了昨日那位几句话将夫子说得不敢多言的姐姐。

“昨日我将点心给姐妹分了。”

吕兰棠熟练地付了银钱,拣起一块糕品尝,犹豫一会开口,“她们很喜欢......你,还有其他拿手的点心吗......我,我有一个茶会。”

“还会些。”

卫锦云将琼枝新品端到她眼前,“吕小娘子试试这个?”

瓷碟中的点心质地晶莹,透着微光,又有桑葚茉莉点缀,就像露珠凝结。

“好漂亮。”

吕兰棠拿起调羹一碰,它轻轻晃动,“是素醒酒冰?”